第六讲 出则弟之一.doc

第六讲 出则弟之一.doc

ID:28842551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4

第六讲 出则弟之一.doc_第1页
第六讲 出则弟之一.doc_第2页
第六讲 出则弟之一.doc_第3页
第六讲 出则弟之一.doc_第4页
第六讲 出则弟之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讲 出则弟之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六讲出则弟之一《弟子规》开篇就告诉我们“首孝悌,次谨信”。可见,古人把“弟”和“孝”一并列为传统美德之首,那么“弟”是指什么?讲求“弟道”为什么如此重要?“孝”和“弟”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兄道{1}友{2},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3}。{1}道:应遵行的道德原则。{2}友:友爱亲近。{3}泯:灭。指消失化解。《弟子规》在开篇总叙部分,就告诉我们“首孝悌,次谨信”。就是说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遵守“孝道”和“弟道”。毫无疑问,“孝”在中国传统美德中居首位,可是“弟”为什么也如此重要呢?“孝”和“弟”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在中国传统社会,弟道曾经起到了怎样重要的作用?关于如何履行弟道,《弟子规》又做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呢?这一讲是《弟子规》的第三部分:出则悌。出,小而言之就是指离开自己的房间,中而言之就是离开自己的家庭,大而言之就是离开自己的家族。换句话说,要和别的人去交往,要进行某种社会交往,就叫出。弟,原来的意思是指兄弟友爱。在第三部分开始,《弟子规》讲的是:“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作为兄长,对弟弟要友爱,而作为弟弟,对兄长要恭敬。兄弟和睦,孝也就体现在其中了。因为我们知道,传统中国的家族意识非常强,往往一个家族的兄弟,举族同居,不分炊,他们共用一个厨房。而且这个

3、兄弟不是指一母所生的兄弟,有的时候是同高祖、同曾祖、同祖的兄弟。我们今天叫叔伯兄弟、堂兄弟,整个家族是住在一起的,一起维持一个大食堂,而不是每家每户有个小食堂开点小灶,这就是美德。如果要分炊,一般人家都认为,你们的家庭不和睦了,每人打小九九。如果要分家,那是天大的事情。周围的人就会觉得你这个家族有点怪,所以在中国古代是聚族而居的,一个家族几百口人住在一起。那么请问,这样大规模的一种家族形态,家族人数如此之多,这个家族怎么管理?我们现在都在讲企业管理,社会管理,大学里面有MBA班、EMBA班,实际上我们应该回头看看,中国传统是怎么管理庞大的家族的,这里边有极大的

4、智慧。讲求弟道,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维系无数庞大家族和顺、友爱的极大智慧。而被中国百姓传诵千百年的“孔融让梨”、“赵孝争死”等故事,也正是兄弟友爱、履行弟道的典范。那么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家族里,弟道究竟是如何得以体现的,又能够产生怎样巨大的作用呢?有个叫陈昉的人,家里有一百多条狗,大家看到这里很奇怪,你在讲出则悌,讲人与人之间的弟道,怎么还带上狗了?这故事妙就妙在这里。陈昉是宋朝人,他们家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大家族,十三代人居住在一起,可能是古代中国一个很高的纪录。他们的祖先陈崇,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他为家族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孝、弟”,他要求家族

5、子孙都得履行,希望子子孙孙恪守不疑,代代相传,只有这样陈氏家族才能够绵延不绝。果然,陈氏家族枝繁叶茂,每代都出贤人,家族上下一片吉祥、安宁、和顺。陈昉这个大家族村落的中间有一个大厅,整个家族七百多口人同时在这里吃早饭、午饭、晚饭。每到吃饭的时候,大家就换上比较得体的衣服,扶老携幼来到这个厅堂,相互问长问短、问寒问暖,按照年龄、尊卑、辈分,次第而坐。陈家有个族规,只要有一人没有到场,所有人都不能吃饭,当然陈家的人没有不守时的,因为一个人不来,那么多长辈都不能吃饭。这就是一个家规,七百多人形成的一股家族凝聚力。那么跟狗有什么关系呢?七百多人的大家族,养了一百多条狗

6、。我们都说狗学主人样,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狗。陈家这一百多条狗非常有意思,性格非常温顺,这些狗不大叫的,跟路上的野狗完全不一样。更妙的是,根据史料记载,这一百多条狗也是一块儿吃饭的,陈家的食堂外面有一条很长的槽,就像喂马的马食槽,一百多条狗都在那儿吃饭。每到吃饭的时候,这些狗居然也拖家带口地来,狗爷爷带着狗爸爸,狗爸爸带着狗孙子,排着队找到自己这一段槽。吃完东西以后,它们也非常有规矩,辈分高的狗先走,辈分小的狗就在那儿玩儿。而每次吃饭前,有几条很威严的老狗蹲在槽口,清点狗数。有一次几条老狗发现缺一条狗,所有的狗就趴在槽边不吃饭等着这条狗。为什么这条狗没来?原

7、来它在家里洗澡,洗澡不是耽误时间了吗?这条狗赶紧跑过来,居然还非常抱歉地跟大家摇尾巴,低头跟别的狗打招呼。可见,这个家族居然以家族的友爱影响到了家族所豢养的狗,这个故事就叫陈昉百犬,成为传统中国家族友爱,履行孝道、弟道的一个典范,名垂千古。“弟道”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和“孝道”一并被古人列为传统美德之首。可是在现代社会,像中国古代那样庞大的家族已经很少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弟道”这种传统美德,已经失去它的价值了呢?现代人又应该如何理解“弟道”呢?当今的社会形态已经改变,中国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区

8、域,比如客家文化区域还保存着一些大家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