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技术标》word版

《中轴线技术标》word版

ID:28843893

大小:1.26 MB

页数:285页

时间:2018-12-14

《中轴线技术标》word版_第1页
《中轴线技术标》word版_第2页
《中轴线技术标》word版_第3页
《中轴线技术标》word版_第4页
《中轴线技术标》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轴线技术标》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一、工程概况二、项目监理班子组织形式、人员结构、职责任务三、质量控制四、进度控制五、造价控制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七、合同管理八、信息管理九、组织协调十、难点监控、合理化建议十一、提供给业主的监理阶段性文件十二、检测设备及手段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概况1.工程简介鄂州市城市中轴线西段工程地处鄂州市范家墩,跨越长港和新港,西接发展大道西段,东连滨湖南路铁路涵洞段,全线长3887.738m。新港主引桥桥梁全长400.8m;长港主引桥桥梁全长474.8m;铁路涵洞~新港路长2644.01m,两桥之间路段长368.125

2、m。设计单位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为鄂州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2.工程设计范围及内容鄂州市城市中轴线西段工程设计范围:新港大桥K2+624.541~K3+025.341;长港大桥K3+393.466~K3+868.266;铁路涵洞~新港路K0-19.520~K2+624.490;两桥之间路段K3+025.341~K3+393.466。双港大桥设计内容包括:总体、道路、交通及照明工程;长港主、引桥工程;新港主、引桥工程;梯道及桥梁附属工程;发展大道设计内容为(铁路涵洞~新港路)道路排水工程。3.

3、技术标准(1)道路设计等级:城市Ⅰ级主干道。(2)设计车速:双港大桥路段50km/h;铁路涵洞~新港路段60km/h。(3)道路宽度:规划道路红线宽50m,跨新港和长港河的桥宽26m,引桥与设挡土墙引道宽23m,地面道路宽40m;(4)荷载等级汽车:城-A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取用;路面计算荷载:BZZ-100标准车。(1)净空高度:机动车:≥5m;非机动车和人行道:≥2.5m;小汽车专用道:≥3.5m。通航净空:长港:内河Ⅴ(3)级,净宽60m,净高8m新港:内河Ⅵ(2)级,净宽

4、40m,净高4m(2)洪水水位:百年一遇洪水位18.00m,最高通航水位16.98m,常水位15.50m。(3)抗震要求:基本烈度6度,地震冻峰值加速度值0.05g。(4)质量标准:达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5)安全标准:达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6)环境文明施工目标:创文明施工现场。(7)工期:540日历天。(8)总投资:约19000万元。(9)资金来源:政府投资(二)工程现场情况1.地形、地貌鄂州市城市中轴线西段工程全线西高东低,地势略有起伏,属于平原微丘陵区,西岸接地地面高程20.4m

5、,往西地面高程为17.4m,月河为狭长地形,地面高程在16.1m左右,新港东岸地势平坦,地面高程16.6m,长港堤顶高程20.0m,新港堤顶高程约17.3m。常水位时长港水面宽约110m,堤顶间距127m;新港水面宽约90m,堤顶间距130m。2.地质概况双港大桥:经钻探查明,场区铺盖层为一套厚度在14.8~27.9m的第四系全新统粘性土层.下部为三叠系上中统砂岩。各土(岩)层分布情况及主要特征如下:(1)②-1耕植土,灰色,软塑。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富含有机质,地表部分富含植物根系。低强度,高压缩性。厚度不均匀,约0.

6、6~3.8m。(2)②-2杂植土,灰色,松散-稍密,Z13-Z14一段主要由生活垃圾组成,Z15-Z22之间的小路主要由矿渣组成。其余地段的填土主要为粘土组成。低强度,高压缩性。层位不稳定,厚度0.9~4.0m。(3)③-1粘土Q41,灰-深灰色,可塑状态,湖积而成,含少量高岭土、云母片。低强度,高压缩性。层位不稳定,厚度1.8~8.6m。(4)③-2淤泥质粘土Q41,灰-深灰色,流-软塑状态,湖积而成,含腐殖质、螺丝壳碎片、云母片等。低强度,高压缩性。层位不稳定,厚度3.2~20.5m。(5)③-3粉质粘土Q41,灰

7、-深灰色,软-可塑状态,湖积而成,含腐殖质、螺丝壳碎片、云母片、含少量铁锰质和少量高岭土粉粒。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中等韧性,与上层土层呈渐变关系。中低强度,中高压缩性。层位较稳定,厚度1.8~8.6m。(6)④粉质粘土Q3al+dl,褐黄等色,硬塑状态,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和少量有机质,土质不均匀,局部较富含团块状高岭土铁锰质结核现象和干强度高,中等韧性,与上层土层呈渐变关系。高强度,低压缩性。层位不稳定,仅Z1-Z3段含该层。厚度1.4~6.3m。(1)⑤-1强风化砂岩T2-3pq,紫红色,岩石已经风化成粘土状,能干钻

8、,但较困难。中低强度,中低压缩性。层位较稳定.厚度0.5~1.3m。(2)⑤-2中风化砂岩T2-3pq紫红色、灰色等,粉细砂结构,薄层状构造,细裂隙发育,且多被钙泥质充填,岩心易沿裂隙面层面断开,岩心层理较清晰,其岩面倾角在70-80度之间。其岩石无软化现象,但岩心极易风化,暴露在太阳空气中一段时间岩石易粉碎。该层与下层微风化岩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