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doc

第十三章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doc

ID:28844980

大小:4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4

第十三章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doc_第1页
第十三章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doc_第2页
第十三章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doc_第3页
第十三章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doc_第4页
第十三章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本章要点1.高脂血症的基本概念2.高血脂对人体的危害3.引起高血脂的因素4.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物质第一节概述一、脂类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定义(一)血浆中的脂类和脂蛋白血浆中的脂类主要分为5种,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除游离脂肪酸是直接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输外,其余的脂类则均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水溶性的脂蛋白转运。由于各种脂蛋白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类的组成和比例不同,所以它们的密度、颗粒大小、表面电荷、电泳表现及其免疫特性均不同。脂蛋白的分离和

2、测定常用蛋白电泳法和密度离心法,前者可将蛋白分为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后者可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的外层由亲水的载脂蛋白、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构成,脂蛋白核心由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或胆固醇构成。甘油三酯主要构成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核心,胆固醇酯主要构成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核心。(二)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血脂高于正常的上限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血浆中的脂类几乎都是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即脂蛋白被看成是脂类在血

3、液中运输的基本单位。因而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均能反映脂代谢紊乱的状况。WHO建议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六型,其脂蛋白和血脂变化如表13-1。在我国的各型高脂蛋白血症中以Ⅱ型和Ⅳ型发病率为高。表13-1.各种高脂蛋白血症血脂变化比较分型脂蛋白变化血脂变化Ⅰ(高乳糜微粒血症)CM↑TG↑,Chol正常或稍↑Ⅱa(高β脂蛋白血症)LDL↑Chol↑,TG正常Ⅱb(高前β脂蛋白血症)LDL↑,VLDL↑Chol↑,TG↑Ⅲ(阔β带型)VLDL↑Chol↑,TG↑Ⅳ(高前β脂蛋白血症)VLDL↑↑TG↑↑,Chol正常或偏高Ⅴ(高乳糜微粒和前β脂蛋白血症)VLDL↑

4、,CM↑TG↑↑,Chol正常或稍↑注:TG为甘油三酯,Chol为胆固醇,↑表示升高,↑↑表示增高明显虽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高胆固醇或高LDL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低HDL也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认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争论了很多年,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认为甘油三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二、高血脂的危害1.高血脂对人群的危害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5、)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在总胆固醇<3.90mmol/L的人群中未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联合计划研究组(PoolingProjectResearchGroup)对8,000多名男性白人的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6.96mmol/L的男性白人冠心病(CHD)的危险性是血清胆固醇≤5.67mmol/L的2倍。Framingham的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8.06mmol/L者发

6、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血清总胆固醇<4.9mmol/L者增加几倍(表13-2).。脂质研究所冠心病表13-2.45~54岁CHD发病率与血清总胆固醇的关系血清总胆固醇CHD发病率1/(10000·年)mmol/L─────────────────男女≤4.9156.817.64.94~5.364.819.15.33~5.6973.420.85.72~6.0884.222.66.11~6.4795.924.56.50~6.86109.326.66.89~7.25124.428.97.28~7.64141.631.47.67~8.03161.134.1≥8.06

7、183.237.0I级预防实验(LRC-CPPT)的结果表明:血浆总胆固醇在6.50~7.80mmol/L范围的患者,总胆固醇每下降1%,冠心病的危险性就减少2%,HDL-胆固醇(HDL-C)每升高0.03mmol/L,冠心病死亡或心梗的危险就减少近5.5%。多因素干预试验(MRFIT)对356,222名年龄在35~57岁男性随访6年的结果显示:血浆胆固醇浓度与冠心病死亡率及其危险程度呈正的曲线关系,如胆固醇水平为5.20mmol/L,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0,胆固醇值在3.90mmol/L时的相对危险度约0.7,胆固醇水平在6.50mmol/L时

8、则危险性加倍,胆固醇水平在7.80mmol/L时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则再加倍。血浆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