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讲座刘豫

前沿讲座刘豫

ID:28857680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4

前沿讲座刘豫_第1页
前沿讲座刘豫_第2页
前沿讲座刘豫_第3页
前沿讲座刘豫_第4页
前沿讲座刘豫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沿讲座刘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本世纪初,国家旅游局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从世界旅游大国发展为旅游强国的发展目标,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友好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者青睐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建设是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二战以来,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社会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旅游产业表现出强劲

2、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关注旅游目的地的成长变化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旅游需求成为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己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认识普遍不足,加之理论研究尚不够完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仍有很大距离,这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思想,构建友好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交换模型,揭示旅游目的地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发展。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从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形象、营销、管理、发展以及

3、与旅游者、当地居民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较清晰的脉络,但是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却很少涉及。国外学者倾向于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以及旅游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国内学者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现停留在旅游产品,居民感知,社会文化影响,大型节事以及社区参与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问题还没有应用。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因此,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以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借鉴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来研究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建设问题。拓展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目的地研究中的应用,使得社会交换理论能在旅游规划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中

4、发挥更大作用。(2)现实意义增强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内动力,提高旅游目的的运行质量与竞争力,以及在更高的平台上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提供科学和可靠的依据,为发挥区域旅游整体优势提供行动指南;同时,友好型旅游目的地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以及有效的旅游产业政策等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二、文献综述1.旅游目的地(1)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对旅游目的地概念的研究相对较少,明确提出旅游目的地概念的只有英国的DrDimitriosBuhalis(2000),他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明确的地理区域,这一区域被旅游者理解为一个具有用作旅游营销和规划的政策和法律框架

5、的独一无二的实体。同时他还总结了前人提出的对旅游目的地的定义:①目的地是旅游产品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完整经历的综合体。传统上,目的地被认为是明确的地理区域,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岛屿或一个城市(Hall,2000;Davidson&Maitland,1997)。②Leiper(1995)认为目的地是人们旅行的地方,是人们选择逗留一段时间以体验某些特色或特征——某种感知吸引力。③Cooper,Fletcher,Gilbert,Shepherd和Wanhill(1998)把目的地定义为:设计用来满足旅游者需要的设施和服务的集中。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各不相同,

6、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定义旅游目的地。如保继刚与楚义芳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对“旅游目的地”的定义是“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旅游地在不同情况下有时也被称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胜地”。崔风军崔风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认为旅游目的地“既是一种具有旅游功能的特殊社区,又是一定经济结构和形态的旅游对象的地域组合,并具有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一定的旅游

7、经济结构和功能、一定的空间尺度等特征,是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地域空间”。张辉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对旅游目的地定义为“旅游目的地是拥有特定性质旅游资源,具备了一定旅游吸引力,能够吸引一定规模数量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除此之外,其他学者也对旅游目的地进行了界定,如张立明、赵黎明(2005)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是对应于旅游客源地、旅游过境地而言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地或旅游景区,是具有独特的旅游地形象,具有完善的区域管理与协调机构,能够使潜在旅游者产生出游动机、并做出出游决策实现其旅游目的的区域”。林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