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实验、实训开出率+实践指导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实验、实训开出率+实践指导

ID:28866044

大小:7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实验、实训开出率+实践指导_第1页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实验、实训开出率+实践指导_第2页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实验、实训开出率+实践指导_第3页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实验、实训开出率+实践指导_第4页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实验、实训开出率+实践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实验、实训开出率+实践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学年第学期《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科目实验、实训开出率情况汇总表序号实验、实训项目名称指导老师大纲要求项目实际开出项目1实践一药效学验证性实验×2实践二影响药物因素验证性实验×3实践三付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验证性实验×4实践四抗休克药物的处方分析√5实践五局麻药的作用、毒性比较等√6实践六中枢抑制药药理作用的验证性实验√7实践七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8实践八传出神经药物对血压的影响√9实践九正性肌力药的药理作用√10实践十不同药物抗凝血作用的比较√11实践十一药物对实验动物胃肠道功能

2、的影响√12实践十二不同药物利尿作用的观察与比较√13实践十三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观察比较√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4实践十四抗生素作用的验证性实验√15实践十五抗微生物药的耐药性与防治×16实践十六药物依赖性的观察和防治×17实践十七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及其解救√开出率70.6%备注已开出率打“√”未开出率打“×”实践四抗休克药物的处方分析休克是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引起的一种急性微循环障碍状态,致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细胞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休克必须采取综合疗法,尽早去除病因,及时、合理

3、、正确选用抗休克药物,以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恢复人体正常的代谢。【实践目的】分析抗休克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掌握抗休克药的合理应用。【病例解析一】某患者,女,37岁,5天前因有蚊虫叮咬,出现右踝部肿痛3天,局部见脓性分泌物而入院。在外院肌注青霉素未坚持治疗(量不详)。人院查体:T37.2℃,P80次/min,R20次/min,BPll0/70mmHg,一般情况好,心(一),双肺(一),腹(一),查右踝部见一3.5cm*3.5cm大小红肿区,表面见脓性分泌物,局部有压痛。诊断:

4、右足蜂窝炎。治疗:给予局部外用消毒杀菌药处理,并给予做青霉素皮试(-)后,给予青霉素800万U加在5%GS注射液250ml中静滴,液体滴人50ml后病人突感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四肢发凉,继之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查体:T37℃,P85次/min,R30次/min,BP85/50mmHg,神志欠清,叫之能应,口唇发给,双肺(-),HR85次/min,心音有力,四肢末梢凉,发绀。考虑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继续观察治疗。【思考讨论题】1.根据病人病情,应立即选择什

5、么药物抢救?其作用机制及用法如何?2.还应选择哪些药物作为辅助治疗?【病例解析二】某患者,男,58岁,于5年前,出现心悸、胸闷,胸前区不适,劳累后加重,被诊断为冠心病。2天前因家搬迁,负重物上、下楼多次,自觉心悸、胸闷,气短、胸前区闷痛。于2小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皮肤冰冷,面色苍白、神志不清。既往有心绞痛病史。查体:T36,5℃,P100次/分,R20次/分,BP80/5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发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

6、不黄,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收缩期杂音,肺清无哆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心电图示:STV1一5升高,QRSVI一5呈Qr型,T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波倒置和室性早搏。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治疗:立即给予尿激酶溶栓、抗凝、纠正休克等综合抢救措施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抢救成功,病人预后良好。【思考讨论题】1.根据病人病情,应考虑用什么药物抗休克治疗?请确定休克用药方案。2.分析抗休克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实践五局麻药的

7、作用、毒性比较等一、普鲁卡因、丁卡因的粘膜麻醉效力比较【实践目的】比较普鲁卡因,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的特点和应用。【实践准备】家兔一只;1%普鲁卡因溶液,1%丁卡因溶液;兔固定箱,剪刀,滴管。【实践内容与指导】取家兔一只,放人固定箱内,剪去睫毛,用兔须触及角膜,观察有无眨眼反射,记录阳性反应率。用拇指和食指将左侧下眼睑拉成环状,滴人1%丁卡因溶液2滴(滴入时另用中指压住鼻泪管,以防药液流人鼻泪管而被吸收),使其存留约1分钟,然后任其溢出。于右眼内,以同样的方法滴入1%普鲁卡因溶液,滴药后5分钟内,每

8、隔1分钟按上法试验和记录角膜反射一次,以后每隔5~10分钟记录角膜反射一次。比较两药的麻醉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有何不同?为什么?有何临床意义?二、普鲁卡因、丁卡因的毒性比较【实践目的】观察局部麻醉药的中毒症状和两药毒性比较。【实践准备】小白鼠两只;1%普鲁卡因溶液,1%丁卡因溶液;lml注射器,6号针头,铁丝笼,天平。【实践内容与指导】取大小相近的小白鼠两只,称其体重,观察正常反应,分别腹腔注射1%普鲁卡因溶液和1%丁卡因溶液各0.05m!/10g,观察两鼠的反应(兴奋,惊厥,昏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