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简洁精纯的《雪》练习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简洁精纯的《雪》练习苏教版

ID:28887279

大小:1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5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简洁精纯的《雪》练习苏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简洁精纯的《雪》练习苏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简洁精纯的《雪》练习苏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简洁精纯的《雪》练习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简洁精纯的《雪》练习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洁精纯的<雪>》同步练习◆基础练习题1.根据课文内容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这可能是由于作者的,也可能是由于作者地完成这一联想,他在某一程度上只是凭直感写雪罢了。(无意自觉;有意含蓄)B.如果是这样,当他在纸上写下那些关于江南之雪的文字的时候,他的姿态应该是_________的,嘴角的笑容是的,心里的渴念是、惆怅而又的。(恬静;温情;悠远;饱满)C.这就是鲁迅心中的故乡,的故乡,和的故乡。(富足;温暖;安逸;春光无限)D.但就全篇来看,这依然是一种对比,或者说是一种衬托,是以来进一步衬托

2、,从而巧妙地抒发作者那种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南雪的柔美;北雪的壮美 )2.结合语境,对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读者的切切实实从形象出发的,而又是活泼敏捷的联想,是多么必不可少,多么引人入胜啊!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B.鲁迅也是温情的鲁迅,是柔软和童真的鲁迅,率性和孩子气的鲁迅。率性:直率的性格。C.鲁迅先生的文章,向来以洗练著称。洗练:(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D.在“雪”的后面,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已经成熟到呼之欲

3、出的地步了。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读〈雪〉需要联想》一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不满足于表面的感受,不同意简单化的判断”→“这就需要联想”→“什么是联想?联想的条件”→“读者从形象出发的,活泼敏捷的联想”→“《雪》提供了这样的条件”。B.《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诗化的语言,充满着诗情画意。C.《简洁精纯的〈雪〉》一文,首先阐述《雪》语言上的特色,接着剖析其艺术构思上的特色:南国的雪和北方的雪的对比;欢快的情绪与悲壮的内心的

4、对比。D.《〈雪〉的独到之处》中,作者认为《雪》的“独到之处”表现在:作者不仅重点写了江南的雪,而且运用想像,扩大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朔方的雪”作了对比描写。这样写使作者在这些对比描写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有误的一项是:①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一点一点,时时浮出,像他手中须臾()不离的烟卷一样,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②这样的土地和气候,能够消融一切坚冰,让人的情意qiǎn()quǎn(),醉眼矇眬,春心荡yànɡ()。A.①yúz

5、ànɡfǔ②缱畎漾B.①yúzànɡfǔ②缱绻漾C.①yǘzànɡfǔ②缱绻漾D.①yúzànɡpǔ②缱绻漾5.根据课文内容填词语有误的一项()。A.这可能是由于作者的有意__________,也可能是由于作者无意自觉地去完成这一联想,他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凭直感写雪罢了。(含蓄)B.他的姿态应该是__________的,嘴角的笑容是温情的,心里的渴念是悠远、惆怅而又饱满的。(安静)C.而旋风中的雪景的壮观,作家只用这样几个__________的短句描绘。(简洁)D.相比之下,朔雪不仅________

6、__而且有一种优越感了。(幸运)6.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A.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比喻)B.既然他已经似一粒种子被风吹离家园,命运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漂泊动荡。(比喻)C.这就是鲁迅心中富足的故乡,温暖的故乡,安逸和春光无限的故乡。(排比)D.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对比)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斯妤yú惆怅chóuB.须臾yú斑斓lánC.笑靥yàn缱绻qiǎnquǎ

7、nD.冗杂rǒng咄咄逼人duō◆阅读理解请你反复诵读《习惯说》,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若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中之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致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这篇

8、短文选自《养晦堂文集》,作者是清末湖南湘乡人刘蓉。8.请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1)浸淫日广()(2)足若踬焉()(3)已而复然()(4)则反窒焉而不宁()9.请你选出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原文:噫!习中之人,甚矣哉!A.唉,学习中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B.唉,从中模仿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C.唉,习惯对人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D.唉,有习惯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10.选文共三段,其中哪些段落是叙事的?哪些是说理的?想一想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11.本文最后归结的中心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