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坑变形监测基准点检验及变形

浅析基坑变形监测基准点检验及变形

ID:28924047

大小:107.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5

浅析基坑变形监测基准点检验及变形_第1页
浅析基坑变形监测基准点检验及变形_第2页
浅析基坑变形监测基准点检验及变形_第3页
浅析基坑变形监测基准点检验及变形_第4页
浅析基坑变形监测基准点检验及变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基坑变形监测基准点检验及变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基坑变形监测基准点检验及变形翟辉龙重庆市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404000摘要:基坑变形监测是一种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首要问题就是要保证基准网的稳定。在变形监测点位稳定性分析中,平均间隙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而对基坑监测的变形分析,监测点变形曲线图表法比较形象直观。本文结合监测实例,分析了平均间隙法和曲线图表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关键词:基坑监测;基准点;平均间隙法;变形分析中图分类号:U23文献标识码:A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监测工程越来越多,基坑的现场监测、数据反馈分析,对其进行预测控制,是实时掌握基坑稳定性和指导下一

2、步施工的重要手段。其中,基准点的稳定性检验和变形分析的方法,是本文尝试进行讨论的主要内容。基准点的选择就是要全面地考虑、合理地解决变形观测过程中基准点的稳定性;利用文字结合图表来进行变形分析,直观、形象地展示基坑变形状态和趋势,帮助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1、基坑监测实例1.1工程概况某一工程基坑周长900多米,呈长方体。基坑挖深7.6米,基坑周围建筑物、管线多,该项目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为确保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对基坑围护结构墙顶的水平位移监测。设计要求:水平位移报警值为40mm,每天发展不超过3mm。基坑安全运行时间为6个月。基坑监测布

3、置示意图如下。因施工场地狭窄,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测定监测点的坐标,通过相邻周期坐标计算,快速、准确地获取监测点的位移量。1.2基坑变形监测在基坑变形监测时,必须有一些固定的测量点作为基准点,以求得所需要的位移值。本基坑变形监测工程观测网共包含5个点,3个已知点在基坑较远稳定区域,另外2个为布置在基坑附近方便观测的工作点。共对这5个点构成的基准网进行一等水准观测,平均每个月都进行一次基准网的稳定性检验,以满足工程精度的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在基坑周围共布设86个监测点。由于基坑监测时间长,监测点很容易被破坏,监测网的网型可能发生变化。为判断

4、基准点的稳定性,不能无根据地以某一点作为起算点,而应根据重复观测的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其稳定性。只有在监测的起算数据可靠的前提下,对数据成果进行变形分析才具有指导施工的意义。2、基准网点的稳定性检验2.1稳定性检验方法基坑监测点的变形是相对于监测基准网点的,如果基准点不稳定,所观测的变形数据就是失真的。结合实际,我们采用平均间隙法对基准点的进行整体检验。其基本思想:先进行两周期图形一致性检验及整体检验,如果检验通过,则确认所有参考点是稳定的。否则,就要找出不稳定的点,寻找不稳定点的方法是“尝试法”,依次去掉每一点,计算图形不一致性减少的程度,

5、使图形不一致性减少最大的那一点就是不稳定点。排除不稳定点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去掉不稳定性点后的图形一致性通过检验为止。平均间隙法的原理:通过两期观测,可分别进行平差,得出各点两期的坐标值,而且这些点的坐标值对同名点各不相同。如果各点(包括原来认为不动的基准点和可能动的移动物体上的点)在两期观测期间没有移动,在同名点的坐标差只反映观测误差,因此通过这些坐标即可得到观测值的一个经验方差μ2。这个方差可由两期观测值改正数得到,即通常使用经验方差μ2进行比较和检验。若QXV=0,QlV=0,说明平差后,观测值改正数V与未知数X及观测值平差值是相互独立

6、的,因此用这两个方差的比构成的统计量服从F分布。用此量进行检验,看出这两个方差是否相等,即是否出自同一统计体,如果是,则表示坐标值的差完全由观测误差所引起的,因此判断点位确实没有移动,否则点位产生移动。2.2平均间隙法检验过程用某两周期的成果进行稳定性检验。设这两周期分别为第1,j周期根据每一周期观测的成果,按秩亏自由网平差的方法进行平差,由平差改正数可以计算单位权方差的估值式中分别用上表与下表1,j表示不同的两周期观测的成果。一般情况下两个不同周期观测的精度是相等的。可以μ12将μj2与联合起来求一个共同的单位权方差估值,亦即式中,f=f1+

7、f2。如果作假设“两次观测周期间点位没有变动”,则可以从两个周期所求得的坐标差ΔX计算另一方差估值式中,fΔX为独立的ΔX的个数。可以证明方差估值μ2与Q2是统计独立的利用F检验法,我们可以组成统计量。在原假设H0(两次观测期间点位没有变动)F,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fΔX、f的F分布,故可以用下式来检验点位是否有变动。置信水平通常取0.05或0.1,有与自由度fΔX、f可以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查得分位值F1-α(fΔX、f)。当统计量小于相应分位值时,接受原假设,表明监测基准网点都是稳定的,稳定性分析即完成。反之,则认为网中存在变动点。为此,

8、必须用平均间隙法进一步搜索不稳定的点。3、基坑监测点变形分析3.1数据处理每期观测后,首先对基准网进行经典平差,以M1、M2、M3为基准,计算出工作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