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永远的歌声教案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永远的歌声教案语文s版

ID:28958552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5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永远的歌声教案语文s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永远的歌声教案语文s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永远的歌声教案语文s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永远的歌声教案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远的歌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二、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本课难点是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2、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歌声是永远的?文章中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好,请带着你的问题,开始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2、全体反馈交流自学生字情况。(略)3、指名读全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交流:指名说——补充说——教师小结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事件的部分。交流:第2——10自然段三、初读质疑。 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学生针对

3、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课文。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略)二、回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1、文章为什叫做《永远的歌声》?2、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搂着“我们”哭了?这节课就结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一)学习第一层,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全班交流:语句:(1)“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又漂亮。”(2)“她用好听的嗓音

4、教我们唱……小歌剧。”(3)“我还和姐姐争论过……还是我们老师长的好听。”(4)“我说,……天下第一好。”感受:“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对老师非常热爱。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二)学习第二层,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1、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全班交流:感悟:(1)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2)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爱老师。3、练习有感情朗读。同桌分角色对读第7自然段,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同桌对读——指名朗读(三)学习

5、第三层,感受师生情。1、自由读8——10自然段,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2、全班交流:(1)“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细呀!“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教师小结: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2)第9自然段。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3)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

6、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变换角色体会: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呢?学生可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教师小结:是啊,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四、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要求学生要说出体现首尾呼应的语句。2、师问:课前有同学提出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作为题目,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全体交流

7、(要点: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朗读最使你感动的段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