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

ID:28959382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5

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18木兰诗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兰诗》课题名称《木兰诗》课型新授中考说明要求能积累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议论文文常用的结构和写作技巧。目标设计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3、培养探究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可指导学生反复

2、朗读文章,根据注解直译文章,教师答疑并讲析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确,巩固重点。 学法设计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篇课文,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比较容易理解,主要采取朗读、讨论的方法,学生复述故事和翻译来完成课文的学习。课前准备学生: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教师: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过程线问题线活动线课后重构/批注备课【展示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第二课时 一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

3、究点  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二学生合

4、作探究  1、由学生复述以前所讲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导入。2、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教师此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解决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3、完成导学案上的检测题,老师明确答案。4、结合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简介。5、一、突破传统讲授,创新课堂。  这堂课的教学注重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强调师生互动,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愿望。    【合作探究、集体展示】【合作探究、集体展示】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

5、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内容研讨 1.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答案略)  2.写木兰征战准备,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有什么好处?(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翻译时要注意互相交错补充,从互文修辞角度来认识)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家了吗?如果不是,该如何理解?诗中还有哪些句子要互相交错着来理解? 4.诗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的句式有什么特点?目的何在?这样的复沓形式诗中还有哪些? 5.研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如“出郭相扶将”是爷娘互相搀扶

6、还是见了木兰一块儿扶?再如结尾为何要写到雄兔和雌兔,跟人物有什么关系?“扑朔迷离”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等等。 四、民歌的特点是民间流传许久的故事,经文人整理所得,充满传奇色彩是众人的智慧结晶,文学创作需要想象,美国迪士尼再创造的“花木兰”动画片更具有超凡的想像。因此我们也来一次想像训练,各人自选片段(或“停机叹息”或“征战沙场”或“亲人团聚”)扩充情节、丰富内容,进行交流。   三流探究成果  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四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7、。  五布置作业  建议:以《木兰诗》为例,第八周的这堂课是否可以上成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课(第六个教学过程),或探究结果汇报课(第七个教学过程)。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句子停顿等。学生可在课文中注好停顿标志。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对句子停顿。3、用散读、个别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4、在共同解决重点字词的解释后,老师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巩固所学,并再次提问,强化掌握。1、抽查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