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常规问题扫盲.

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常规问题扫盲.

ID:28976287

大小:75.98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2-15

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常规问题扫盲._第1页
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常规问题扫盲._第2页
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常规问题扫盲._第3页
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常规问题扫盲._第4页
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常规问题扫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常规问题扫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从技术术语的角度分清什么是“框架”什么是“框架结构”。 答:框架: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中的框架部分。框架结构:仅仅由框架组成的结构。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相连接成承重体系的房屋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P44)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相连接而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什么要对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度做出限制? 答:框架结构在25层以下是经济的,超过25层的框架其侧向相对较柔,需要根据水平位移的控制而不经济的加大构件尺寸。(《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P44)框架结构构件接截面尺寸

2、较小,结构的抗侧刚度较小,水平位移大,在地震作用下容易由于大变形而引起非结构结构的破坏。因此其建造高度受到限制。(《混凝土结构下册》P175)。 从整截面墙→整体小开口墙→壁式框架→普通框架,水平抗侧刚度会削弱到只有原来的整截面墙的百分之几。因此剪力墙结构的位移限制条件较容易满足,而框架结构往往是位移限制条件起控制作用。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什么对多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对层间位移(层间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做出限制?如果某个框架结构不满足这一控制条件,请说出在不加剪力墙的情况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框架结构的抗侧向力刚度。答:任何构件或结构为保证其正常工

3、作,都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的要求。随着简直物高度的增加,对结构抗侧刚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为侧向位移过大,会引起主体结构的开裂甚至破坏,导致简直装修与隔墙的损坏,造成电梯运行困难,还会使居住者感觉不良。另一方面,水平位移过大,竖向荷载将产生显著的附加弯矩(即P-△效应),使结构内力增大。(《混凝土结构下册》P172)增加柱子截面积,设支撑,合理的布置结构体系,增加水平构件刚度。4.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的含义。 答: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为承重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由中央薄壁筒与外围的一般框架组成的高层建筑

4、结构。 剪力墙结构:利用建筑物的外墙和永久性隔墙承重的结构。筒中筒结构:由中央薄壁筒与外围框筒组成的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下册》P177)。 5.请说出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你认为采用剪力墙结构能实现每户居室自由设计的要求吗?  答:因为剪力墙的抗侧刚度较大,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侧移量很小,结构的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可以建造较高的建筑物。但剪力墙的布置受到建筑开间和楼板跨度的限制。墙与墙之间的间距较小,难于满足布置大空间等使用要求。(《混凝土结构下册》P177)我认为可以通过加大墙与墙之间的距离的办法来实现自由户型设计。我认为采用剪力墙结构

5、不易实现每户居室自由设计的要求。6.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必须在两端与框架柱整体浇在一起吗?如果浇在一起,请画出两根框架柱和他们之间的剪力墙的水平剖面及柱和剪力墙的配筋构造示意图。  答:抗震墙的周边应设置梁(或暗梁)和端柱组成的边框;端柱截面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抗震规范》P616.5.1,<混凝土规范>;p195,11.7.17)  试验表明,剪力墙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与截面纵向钢筋的配筋、端部边缘构件范围、端部边缘构件内纵向钢筋及箍筋的配置,以及截面形状、截面轴压比大小等因素有关,而墙肢的轴压比则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当轴压比较小

6、时,即使在墙端部不设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也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而当轴压比超过一定值时,不设约束边缘构件的剪力墙,其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为了保证剪力墙地步塑性铰区的严刑性能以及耗能能力,规定了一、二级抗震等级下,当剪力墙底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区域内轴压比较大时,应通过约束边缘构件为墙肢两端混凝土提供适度约束。(《混凝土规范》P336)图见《抗震规范》P58。 7.筒中筒结构中的“外框筒”的结构特点,受力特点是什么?  答:外框筒由柱距为2.0~3.0m的密排柱和宽梁组成。筒中筒结构中,剪力墙内筒截面面积较大,它承受大部分的水平剪力,外框筒柱承受的剪力很小

7、;而水平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则绝大部分由框筒柱的轴向力所形成的总弯矩来平衡,剪力墙和外框筒柱承受的剪力很小。另外,外框筒在水平力作用下,不仅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上的框架(称为腹板框架)起作用,而且垂直于水平力作用方向上的框架(称为翼缘框架)也共同受力。薄壁筒在水平力作用下接近于薄壁杆件,产生整体弯曲和扭转。但是,外框筒虽然整体受力但与理想筒体的受力有明显的差别。  理想筒体在水平力作用下,截面保持平面腹板应力直线分布,翼缘应力相等,而外框筒则不再保持平截面变形,腹板框架柱的轴力是曲线分布的,翼缘框架柱的轴力也不是均匀分布的:靠近角柱的柱子轴力大,远离角柱的柱

8、子轴力小。这种应力不再保持直线规律的现象即剪力滞后。由于存在这种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