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28993566

大小:18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5

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时间:与历史共用60分钟全卷满分50分)一二三四总分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方框内)123456789101.进入初中,我们迈上了人生发展的新台阶,以下属于“新”的表现是()①新的生活②新的起点③新的体验④新的收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下列行为中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是()①遇到问题就问同学,经常抄袭本人的作业②考试时舞弊③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④提前预习,及时复习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3.漫画中的小鸡和小鸭各逞其能,漫画《你会吗?》启

2、示我们()A.要全面认识自己B.要善于向别人学习C.要敢于向困难挑战D.要发现自己的潜能4.《三国演义》中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气量小的特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性命。这个故事启示我们()A.人的情绪是无法控制的。B.情绪是一种外在的体验。C.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D.情绪不需要调节。5.进入中学后,小明的功课跟不上,他对同着说:”初中的学习压力很大,苦不堪言。”,为了纠正他的观念,以下不应该对他说的是()A.学习是苦乐相伴的过程,我们应该去寻找学习中的乐趣。B.学习辛苦是必然的,能学多少算多少。C.学习有辛苦的一面,也有快乐的一面。D.抱着苦学的

3、观念会影响你的积极性。6.许多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都在谈到自己成功的原因时,都或多或少地涉及自己的兴趣问题,他们表示,正因为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才取得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A.兴趣对学习的作用使巨大的,有了兴趣就能解决一切学习问题。B.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C.伟大的成就往往发端于浓厚的兴趣。D.缺乏兴趣一样可以强大的学习动力,获得事业的成功。7.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和将来都非常重要。对此的解读,下列最恰当的是()A.因为学习方法众多,有科学的,也有不科学的。B.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思维特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C.因为大

4、家的学习目标和态度都不同。D.因为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和风格都不同。8.观察右图漫画《一飞冲天》,你想对甲、乙两位同学说些什么?()甲A.学习中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乙B.学习中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C.学习中走捷径是无知的表现。D.学习中应该脚踏实地,不能期望有“一飞冲天”这样的捷径。9.每个人都有都有着无限的创造潜能。下列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只需要专心学习书本知识就可以了。B.多动脑、善观察、勤动手C.书本知识没有用,必须天天实践搞发明创造D.人的潜能无限大,不用培养创新意识10.大文豪歌德在失恋后,把失恋情绪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写出了著名《

5、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情绪调节方法是()A.理性升华法B.合理宣泄法C.理智控制法D.改变认识法。二、简答题(8分)11.经过一段时间的初中生活,你积累了一些经验或者教训。请你为明年七年级新生能够顺利度过七年的生活提一些建议.(4分)(1)请你告诉他们,进入初中有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2)为了使他们能尽快适应环境,走上中学学习生活的正规,你有哪些好的建议?(4分)三.分析说明题(12分)12.小红学习很刻苦,晚上常常学习到深夜。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提高。(1).小红的学习成绩为什么没有提高?(4分)(2)情景模拟一:如果你是小红,你怎么解决?(4分)(3)情景模拟二:

6、假设你是班主任老师,针对你班个别的同学因初中学习压力大有厌学的情况。你对他怎么说?(4分)(回答2点言之有理即可)四、实践探究(10分)13.人若智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童第周)1.上述两则名人名言传递了什么样的道理(2分)2.你觉得你参加哪种活动更有利于促进你的成长?为什么?(4分)3.如何让自己的中学生活充满快乐?(4分)答案一、选择题(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方框内)12345678910DCACBCBDBB二、简答题(8分)11.(1)答:1.对学习的环境不熟悉,没有朋友、很孤独2.对初中的学习特点缺乏了解。3.

7、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对初中的学习生活缺乏信心。(2)1.了解环境,认识新的同学和朋友,建立新的友谊。2.了解初中学习的特点。3.尽快认识老师,并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沟通。三.分析说明题(12分)12.(1)答:1.没有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2.学习应该劳逸结合。(2)答:1.制定学习计划2.合理地安排时间3.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4.劳逸结合(3)答:1.正确认识压力,可以让压力变成动力。2.积极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沟通。3.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四、实践探究(10分)(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