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学法指导

2009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学法指导

ID:28994901

大小:1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5

2009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学法指导_第1页
2009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学法指导_第2页
2009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学法指导_第3页
2009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学法指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9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学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学法指导”高中物理涉及到力、热、光、电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多、时间紧,复习任务重。特别是物理考试中还强调了要考查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得试题灵活多变。 不少考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复习物理,但复习检测时成绩却不理想,从而挫伤了考生复习物理的积极性,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物理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规律性强,只要复习方法正确,可以在高三复习阶段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学习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查的知识范围和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考试说明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是高考

2、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各种能力、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学习考试说明很容易了解考查的知识范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这一点要坚信。但是对每种知识考查的深浅程度,同学们却不易把握,由于受各种参考书的影响,一些用了许多时间去解偏题难题,复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大家在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只限于各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情况,平时就没必要去解加速度不等的问题。同理,在

3、电磁感应现象里,不可能出现给电容器逐渐充电的电磁感应电路,也不需要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有的同学担心高考时会出现一些难题,如平时不做大量的高难度的题,考试时会不会出现失误。其实,高考试题中易、中、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5∶2,个别试题稍难一些主要是为重点大学的重点科系选才用,对绝大多数同学能否考上没有影响。何况难题均是难在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题技巧等方面,绝不会出现超过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另外,不能把考试说明中的Ⅰ、Ⅱ两个层次与试题的易、中、难作简单对应。实际上Ⅰ、Ⅱ两个层次的知识标明了其在高中物理内容中

4、的地位,Ⅱ层次所列知识为高中物理的重点核心内容,学好它对学好其他知识有关键作用,当然是考查的重点,但具体考查这部分知识的试题不一定全是难题。正如全电路欧姆定律是Ⅱ层次的重点知识,但1999年高考中的单项选择题(第2题)进行考查,属于易解类考题。二、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结构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内容,一定要全面复习,不能有任何疏漏,否则将会造成简易题失分,特别是非重点章节中的Ⅰ层次知识,如交流电,光的干涉,原子和原子核等。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

5、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其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动量和

6、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三、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会做题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不断的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因此,做一定数量、较多类型的题目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做题时,要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去做。什么样的题具有代表性呢?首选还是历年的高考题,高考真题概念性强,考查深入,角度灵活,非常值得同

7、学们深入钻研。其次,可以选那些考查重要知识点,或者在方法技巧上有代表性的题目。体会它们应用了什么知识,解了什么方程,解题的关键在哪里……对这些题目的反复思考解决了“质”的问题,而浏览较多的习题则在“量”上保证了题型的多样性,训练的有效性。另外,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联系知识,总结解题规律,摸索出各个知识点应用的范围,提高解题能力。在做每一道题时,都要认真对待,充分发挥题本身的价值,从而实现复习的最佳效果。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

8、仔细读懂题意,了解明显的和隐含的已知条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把文字、图象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定性判断变化的趋势,确定解题方向,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