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金坛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ID:28999113

大小:7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5

金坛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_第1页
金坛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_第2页
金坛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_第3页
金坛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_第4页
金坛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坛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坛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高二政治试卷分析金沙高级中学蒋益铭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1、试卷考查内容:《哲学生活》全册2、试卷的结构构成:本试卷共有三种题型,单选题33个,每个2分,共66分;简析题3个,每题12分,共36分;探究题一个18分,总分120分。3、试卷的基本特点:(1)知识点覆盖全面,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基础知识考查突出,如:第1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第2题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6题的物质的本质特征,第7题考查的是意识的本质,第15题的漫画直接来自于书本,19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1题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9题马克思主义的活

2、的灵魂,这些题目答案直接源于教材,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知识点覆盖全面,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人民群众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在主观题的考查中均有所体现。(2)重视学生平时易混、易错题目和解题能力以及习惯的考查有些易混、易错知识平时教师如果不讲清楚,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本次考试作了重点考查。如第4题对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区别的考查,第5题对物质意识关系的理解,第15题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以及与整体部分关系原理的区别的考查,第18题和36题同时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进行了考查;如24题要求从认识论角度回答问题,这些题目造成了学生的大量失分(3)试卷形式丰

3、富、原创性强。从材料背景来看有漫画、古诗词,古谚语,名人名言等纷繁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了学生提取复杂信息,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3、4、8、10、12、13、23、27、28、31题广泛采用了一些富有哲理的古诗词、古谚语、名人名言,而15题和25题均采用漫画形式。(4)以社会热点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富有时代性如:第20题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坎昆会议;22题的包容性增长,26题的2010年度中国流行词,30题的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35题的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36题的西部大开发10周年,37探究题的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

4、会和“十二五”规划,总之,整张试卷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5)继续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31-33题郭明义先进事迹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启示,34题航空人的奉献精神对青年学生的人生启示,37题的党的执政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二、试卷抽样分析(一)选择题抽样得分率(%)题号12345678910华中1009050905080607090100一中10095701008095708590100四中901007010010090808090100金沙809040100709060107090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华中80100100406010080109

5、090一中901009560959595459585四中10090100203010070509080金沙801008030507050506090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华中80808060609040608070一中8090803590100707070100四中7080100508010050608060金沙4030700409040403080题号313233华中4090100一中7080100四中7090100金沙7090100(二)主观题抽样得分率(%)题号34353637华中58486148一中60605951四中53376246金沙594347

6、42三、典型错误与原因分析(一)单选题方面1、对书本基本知识识记不够扎实如第7、21题的得分率都只有70%左右2、对材料的审读、理解和把握题干中关键词能力较差如14题错误率就非常高3、对常见谚语、典型词句不够熟悉如第3、27、28题的得分率都不是很高4、对题目设问要求重视程度不够如24题特别要求从认识论回答,错误率很高5、对教材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对选项的鉴别比较能力差如第5题物质意识关系,第15题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18题的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区别第31题实践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二)主观题方面1、知识识记不牢,表现在混淆、记不住、记不准,原理与方法论常张冠李戴。2、原

7、理找得不全,理论表达不完整,原理内容不能准确、完整作答。3、审读材料能力差,把握关键词能力不强,不能结合材料找原理,。4、题目理解不到位,很多学生审偏了题或根本不审设问,口语化答案占有一定的比例,书写格式不规范。5、对哲学知识不能系统掌握,缺乏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能运用书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两张皮”现象严重。四、下阶段教学建议(一)夯实双基。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理解。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基础,能力是无源之水。教师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最基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