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

ID:29008709

大小:9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5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1页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2页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3页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4页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旦大学精品课程《科技简史》微课程(课程概述文字资料)科技史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以科技发展的史实为基础,按照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和概括,向人们展示了科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人类文化史和社会史的重要部分,科技史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文理渗透、综合性和通识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线索,触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脉搏,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复旦大学具有重视科技史教育和教学的优良

2、传统,不少老前辈身体力行,积极推动科技史研究与教学工作。比如物理学家王福山、倪光炯,生物学家张孟闻,等等,他们在科技史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9月起,我们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科技简史》,至今已有12年头,一共开设了26个班次(其中不包括暑期课程7个班次),授课学生总人数达2465人,平均每学年学生选课人数200余人。本课程不在于仅仅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介绍科技史实,更重要的是挖掘科技事件背后的故事,体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沟通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在教学内容上,大致包括以下四大

3、模块:第一模块:总论1.科技史会给我们什么?2.从历史角度探索科学技术的本质3.从历史角度谈谈科学技术的价值第二模块:古代科学技术1.“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有生产决定的”(探讨科技起源问题)2.从美索不达米亚看文明起源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4.古典“科学”与古代自然观5.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第三模块:近代科学技术(1)1.近代科学在西方的崛起2.近代科学先驱。3.从“伽利略事件”看近代科学与宗教近代科学技术(2)4.19世纪的科学革命与自然观变革第四模块:现代科学技术1.从物理学革命到生物学革命

4、2.从科技史角度论述“六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科技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本课程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启发思维为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注重合作型、研讨型、翻转课堂、课堂内外相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1.探索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将研讨型作为重要教学环节。研讨型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始终以“研讨型教学”作为重要环节,注重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

5、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读科技史经典著作”、“我们身边的科技”、“课前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征求同学们“本学期最想了解的科技史问题”。将同学们多方位、多视角的问题概括为若干专题,不仅在课堂讲授中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难点,而且围绕这几个同学们关心的专题,安排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再大班交流。2.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以本课程为平台,任课教师发起组织了“复旦大学学生科技史协会”,取名“三思(science)社”,主讲教师担任三思社指导教师,作为本课程教学的第二课堂,抓

6、住科技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纪念日,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了一系列课堂延伸专题讲座、报告会参观科技馆、先进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等一系列活动。配合课堂教学,课外还开展了“科技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课堂教学,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将对科技史怀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开展了经典著作读书小组。主要研读丹皮尔名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多样化的读书讨论交流形式是读书小组的最大特点。3.联系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专题教学活动。在近年来的《科技简史》教学中,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学生

7、实际,并结合课程考核,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科技史给了我们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深入认识科技史的价值和意义;“我心目中的科学家”引导学生就对自己影响最深、启发最大的科学家,联系现实、联系专业、联系自身展开评传;“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与智慧对话”引导学生读科技史上的经典之作;“我身边的科技史”不仅引导学生学习科技史,而且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积极提问,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史内涵,学做科技史;“世博与科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追溯世博与科技的关系,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更加显得生动活泼。4.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

8、习过程,探索多元化的考试方式。考试不是目的,但是考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环节。在本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了《科技简史》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口试,撰写课程论文,还有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包括随堂完成,或课外限时完成)。5.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