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处罚.doc

对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处罚.doc

ID:29011379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5

对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处罚.doc_第1页
对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处罚.doc_第2页
对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处罚.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处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序号3权力类型行政处罚权力项目名称对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实施依据1.《专利法》第六十三条: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四川省专利保护条例》第四十三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下列专利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一)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的;(二)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产品包装或者宣传材料上标注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包装或者宣传材

2、料上标注专利标记的;(三)在广告等宣传材料或者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非专利产品称为专利产品的;(四)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或者其它专利文件、专利申请文件的;(五)已经接受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判决的专利侵权案件,侵权行为人又侵犯该项专利权的;(六)未经许可,在其制造、销售的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七)未经许可,在广告等宣传材料或者合同、投标书等资料中使用他人专利号的;(八)专利权人或者被许可人制造的专利产品投放市场后,他人制造并销售仿冒产品的;(九)其他使公众混淆,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或

3、者将所涉及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的行为。专利权终止前依法在专利产品、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在专利权终止后合理期限内许诺销售、销售该产品的,不属于假冒专利行为。3.《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二十六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受举报发现涉嫌假冒专利行为的,应当及时立案,并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案件承办人员进行调查。责任主体泸州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责任事项1.立案责任:收到举报或者发现有涉嫌假冒专利违法行为的,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2.调查责任:对立案的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4、。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证件,允许当事人辩解。3.审查责任:审理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4.告知责任: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制作《处罚前告知书》,符合听证条件的制作《处罚前听证告知书》,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的权利。5.决定责任:根据审理情况决定是否予以行政处罚。依法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认定的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依据和内容及履行方式、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等内容。6.送达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按法律规定的方

5、式送达当事人。7.执行责任:依照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令行为人停止标注行为、停止销售行为、停止发放行为等。8.其他责任: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责任事项依据1-1.《四川省专利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专利违法行为。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收到举报或者发现专利违法行为后,应当在10日内审查立案。1-2.《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二十六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受举报发现涉嫌假冒专利行为的,应当及时立案,并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案件承办人员进行调查。2-1.同上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

6、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第三款“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2-4.《四川省专利保护条例》第四十五条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查处专利违法行为时,有权询问当事人和证人,检查与专利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并可

7、以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阅、复制与专利违法行为有关的合同文本、帐册等资料。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职权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协助,不得拒绝或阻碍。3-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3-2.《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行政处罚。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核实。当事人提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