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

ID:29013340

大小:1.2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目题(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1.为什么自然界是物质的?(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宇宙间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2.如何理解物质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什么关系?(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

2、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北京高考)人们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辨析: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改造自然需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节律,认为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否定。2.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现象。(×)辨析:判断某种现象是不是物质现象,不是以是否看得见、摸得着为依据,而是根据物质的含义来判断。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象就是物质现象,如生产关系、电场、磁场等都是物质现象。3.因为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

3、物质是不可认识的。(×)辨析: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既说明物质是客观实在性,又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础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正确理解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含义含义理解意义物 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到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

4、本原性,从而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但不是所有事物都会被人们马上认识,这需要一个过程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将物质混同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缺陷(2)明确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

5、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1)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2)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3)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特别提醒]人能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识为转移(1)人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

6、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只是改变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由一种物质的东西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2)人在制造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时,必然以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必须利用自然物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人们不能凭空或者随心所欲地制造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典例应用](上海高考)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解析]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7、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答案为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A不当选;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无关,C不当选;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D不当选。[答案] B[融会贯通]比较“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 别内涵不同客观实在是对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本原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是指实实在在地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外延不同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

8、人类社会,即客观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界联系①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②客观存在不仅包含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目题(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为什么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1)从产生和发展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从构成要素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