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017694

大小:8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过关检测(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

2、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解析:选A 依据标题和题干内容表述可知,该现象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是苏俄进行的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A项符合题意。B项是斯大林时期,C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2.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解析:选B 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实施于1918年到1921年,这个时

3、期正是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的内战时期,所以B项正确。3.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选B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先发展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答案为B项。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

4、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解析:选A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

5、会主义。5.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在列宁的支持下,哈默成为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联络了30多家美国大公司,组成美国联合公司,将美国的产品运到苏俄,换取苏俄的物产。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C.苏联实施了“一五”计划D.美国改变了对苏俄的封锁禁运政策解析:选B 1921年起,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邀请美国资本家到苏联投资,目的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故B项正确。6.关于下列图中两项水利工程的叙述

6、,正确的是(  )A.都为应对经济危机增加就业而兴建B.都由国家投资和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C.都是专制集权政治的产物D.是美英两国工业化的重要成就解析:选B 两项水利工程都是国家投资和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故B项正确。7.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选C 该学者一方面看到了斯大林体制建立的目的是尽快的实现工业化,另一个方面也认识到斯大林体制

7、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最终却实现了工业化,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较客观的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农业上大规模种植玉米B.一味发展重工业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解析:选D 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是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只脚

8、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