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

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

ID:29017945

大小:3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4页
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业达标]电影《海底总动员》中活泼可爱的小丑鱼令人记忆犹新,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海水酸化使海洋中小丑鱼本世纪末可能失踪,而这也将威胁到它们的生存。读全球海洋CO2和pH值变化图,回答1~2题。1.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2.上题中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还会给地球其他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各项不会受其影响的是()A.台湾海峡宽度B.珠穆朗玛峰雪线C.火山喷发D.海陆

2、间水循环【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全球海洋pH值的变化与海水中的CO2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人类排放CO2增多,溶于海水中的CO2随之增加,导致海水pH值降低,海水酸化。第2题,火山爆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无关。【答案】1.D2.C读下图,回答3~4题。3.图中反映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B.洪水频发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D.海水入侵4.该问题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滑坡C.山崩D.地面沉降【解析】从图中所示年份的地下水埋深“高程”线看,北京市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并有加快的趋势。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发展的地质灾害,被称为

3、“沉默的土地危机”,是由于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在冲积作用下形成的平原地区尤为突出。【答案】3.C4.D5.下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修建公路后,小河沟的含沙量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2)照此下去,该山区公路的安全如何?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目前情况下,你认为可采取哪些补救措施?工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比较修路前后两幅图的变化,可以看出,修路后,山体坡度变陡了,植被遭到破坏了,就会加重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山体滑坡的可能性增大,公路安全受到威

6、胁。补救措施一是筑水泥坡,二是植被保护。【答案】(1)含沙量增大山体坡度变陡植被遭到破坏(2)将变得不安全山体有可能发生滑坡(3)修筑水泥护坡植树种草[能力提升]6.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这次大地震是由于__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板块交界附近的龙门山断层触动造成的。该断层属于中国________地震带中的川滇地震带部分,这次地震还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为抗震救灾带来巨大困难。(

7、2)图示范围属于世界上哪一主要自然灾害带?(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什么?【解析】该题以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引发的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带的位置范围等知识。该题突破口有两个:一是区域定位,抓住题干中“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图中经纬网,二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关联性。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汶川地震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构造地应力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释放产生,龙门山断层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

8、的川滇地震带部分;由于汶川及周边地区山高谷深,加之震后又多阴雨天气,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答案】(1)亚欧印度洋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