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2

ID:29018394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2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2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2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2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政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材料中“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是指(  )A.农奴制改革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答案 B解析 农奴制改革是186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季”以及“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的信息说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正确。2.“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

2、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D.实行义务交售制答案 B解析 题干材料要“保证农民……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故选B。3.“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苏俄的下列措施中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是(  )A.余粮收集制B.建立集体农庄C.固定粮食税D.允许自由贸易答案 C解析 苏俄的新经济

3、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照顾了国家和农民两方面的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4.(2016·赣州高一检测)1921年3月21日,苏俄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 D解析 材料中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且征收额降低,这是为了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故选D。

4、5.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中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义务交售制C.实行新经济政策D.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1933年”“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可知,苏联实施五年计划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6.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

5、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C.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D.杜绝城乡人口的流动答案 A解析 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这意味着农民不能异地流动。苏联对农民实行严格管理,结合斯大林经济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由此可以分析出主要目的选A项。当时反革命已被镇压,故B项不正确;“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不能体现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故C项不正确;D项不是主要目的。7.“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

6、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苏联“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答案 C解析 斯大林模式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没有波及苏联。8.“大萧条”给美国等西方国家造成了重创,而同一时期的苏联,“却仿佛免疫似的,丝毫不为所累”。这一现象反映了(  )A.苏联经济模式的先进性B.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没落C.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D.两种制度合作时机成熟答案 C解析 苏联取得经济发展的成就是由于计划经济对经济的控制,避开了市场经

7、济的弊端,体现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故C项正确。9.下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B.历次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C.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答案 D解析 在斯大林当政时期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苏联实力迅速增强,故D项正确。10.亚·尼·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

8、、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