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

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

ID:29019080

大小:1.0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6

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_第1页
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_第2页
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_第3页
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_第4页
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点击]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范围:有大有小。3.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4.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作用①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②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①加快物质循环;②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

2、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连一连]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3)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1.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地位(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2)消费者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分。(3)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3.捕食食物网中体现的两种种间关系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4.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特点和功能(1)特点:在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总是生产者,各种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2)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考法一 比较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两大部分,四种基本成分。可表示为:2.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关系据图可知:(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

4、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储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3)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

5、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2)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①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②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③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视角► 以基础判断或示意图分析的形式,考查对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及其联系1.(集合图信息类)(2016·湖南怀化模拟)下图

6、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图(  )解析:选A。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即能利用一定的能量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一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蓝藻等,蓝藻又属于原核生物;分解者为腐生型生物,许多原核生物属于分解者,除此之外,分解者还包括腐生真菌、动物等。2.(关系模型类)(2016·广东晋宁一测)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成分的相互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b、c、d、e、fB.若b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c的能量一般

7、不超过相当于2mol葡萄糖的能量C.由于长期使用DDT,c类群产生了对DDT的抗药性,c类群抗药性的增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b的种群密度解析:选B。分析图形可知,c是初级消费者,e是三级消费者,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也包含a,A错误;生产者b产生60mol氧气,则产生的葡萄糖为10mol,因此流入c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10×20%=2mol葡萄糖的能量,B正确;抗药性的增强是药物对动物抗药性变异长期选择的结果,C错误;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植物b的种群密度,D错误。3.(概念图类)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

8、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