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028009

大小:12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共150分,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

2、、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不健康。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当本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

3、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就可能是善的。这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

4、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识,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所以,中国智慧美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不强调人性的分裂

5、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乃至人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的分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

6、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柏拉图的三元论与弗洛伊德的三元论有所不同,前者认为人性的“三元”是理智、激情和欲望,后者则认为人性的“三元”是本我、自我和超我。B.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最大,这两种观点虽然相互对立,但都否定了告子的人性无善恶论。C.中国智慧美学不强调“善”与“恶”的冲突,认为人性中“善”“恶”的差别只是一种本性差异,而西方美学则只强调人性

7、的多元性。D.弗洛伊德认为,在不能处理好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元”关系时,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这时人性就表现出“善”或“恶”这两种极端形态。【解析】 B项,“但都否定了告子的人性无善恶论”错,从文章来看,他们二人的理论应该是否定了人性会“善恶并举”;C项,“西方美学则只强调人性的多元性”不当,原文有“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D项,“这时人性就表现出”错误,应是“可能”“就表现出‘善’或‘恶’这两种极端形态”。相关内容在文章第二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8、是(3分)( C )A.文章的首段作者对柏拉图和弗洛伊德的人性主张进行分析,认为二者相似,第二段则对二人的主张分析,得出结论是看似三元论实质是二元论。B.文章的第二段在结构上是“总—分—总”的形式,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分析西方美学人性三元论实质之后,再次表明观点。C.本文把西方美学和中国智慧美学二者对人性论的见解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二者本质上的区别,指明了使人性向善的具体可行的方法,给人以启示。D.文章前面三段分析西方美学中的人性论的本质,后面三段则分析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前后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