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途径》word版

《地下水污染途径》word版

ID:29030135

大小:169.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地下水污染途径》word版_第1页
《地下水污染途径》word版_第2页
《地下水污染途径》word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下水污染途径》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你的位置:第一章 基本概念

2、第四节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3、二、地下水污染途径二、地下水污染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是指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到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研究地下水的污染途径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这里介绍按照水力学上的特点分类,便显得简单明了些。按此方法,地下水污染途径大致可分为四类,详见表1-4和图1-1。    (一)间歇入渗型    其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滤,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质周期性(灌溉旱田、降雨时)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土层渗入含水层。这种渗入一般是

4、呈非饱水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或者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渗流形式。此类污染,无论在其范围或浓度上,均可能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受污染的对象主要是浅层地下水。    (二)连续入渗型    其特点是污染物随各种液体废弃物不断地经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种情况下或者包气带完全饱水,呈连续入渗的形式,或者是包气带上部的表土层完全饱水呈连续渗流形式,而其下部(下包气带)呈非饱水的淋雨状的渗流形式渗入含水层。这种类型的污染对象亦主要是浅层含水层。 表1-4 地下水污染途径分类(据林年丰,1990修改)类  型污染途径污染来源被污染的含水层

5、示意图I间歇入渗型I1I2I3降雨对固体废弃物的淋滤矿区疏干地带的淋滤和溶解灌溉水及降水对农田的淋滤工业和生活固体废物疏干地带的易溶矿物主要是农田表层土壤残留的农药、化肥及易溶盐类潜水潜水潜水1-1aII连续入渗型II1II2II3渠、坑等污水的渗漏受污染地表水的渗漏地下排污管道的渗漏各种污水及化学液体受污染的地表污水体各种污水潜水潜水潜水1-1bIII越流型III1III2III3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层间越流水文地质天窗的越流经井管的越流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等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等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等潜水或承压

6、水潜水或承压水潜水或承压水1-1cIV径流型Ⅳ1Ⅳ2Ⅳ3通过岩溶发育通道的径流通过废水处理井的径流盐水入侵各种污水或被污染的地表水各种污水海水或地下咸水主要是潜水潜水或承压水潜水或承压水1-1d    上述两种途径的共同特征是污染物都是自上而下经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的。因此对地下水污染程度的大小,主要是取决于包气带的地质结构、物质成分、厚度以及渗透性能等因素。    (三)越流型    其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层间越流的形式转入其它含水层。这种转移或者是通过天然途径(水文地质天窗),或者通过人为途径(结构不合理的井管、破损的老井

7、管等),或者人为开采引起的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了越流方向,使污染物通过大面积的弱隔水层越流转移到其它含水层。其污染来源可能是地下水环境本身的,也可能是外来的,它可能污染承压水或潜水。研究这一类型污染的困难之处是难于查清越流具体的地点及地质部位。    (四)径流型    其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地下水径流的形式进入含水层,即或者通过废水处理井,或者通过岩溶发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过废液地下储存层的隔离层的破裂进入其它含水层。此种形式的污染,其污染物可能是人为来源也可能是天然来源,可能污染潜水或承压水。其污染范围可能不很

8、大,但其污染程度往往由于缺乏自然净化作用而显得十分严重。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越流型        d径流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