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备考一体学案 苏教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备考一体学案 苏教版

ID:29040992

大小:2.57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2-16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备考一体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备考一体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备考一体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备考一体学案 苏教版_第4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备考一体学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备考一体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8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考纲要求]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1.肺炎双球菌类型的比较  特点类型  菌落荚膜毒性S型光滑有有R型粗糙无无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①、②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毒性,S型细菌有毒性。(2)实验②、③对比说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毒性。(3)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4)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3.艾弗里的体外

2、转化实验(1)实验①、②分别说明荚膜多糖、蛋白质没有转化作用。(2)实验③、④说明DNA有转化作用。4.比较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项目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培养细菌小鼠体内培养培养基体外培养实验原则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S型细菌体内各成分的相互对照实验结果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DNA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联系①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

3、S型肺炎双球菌;②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而体外转化实验则进一步说明“转化因子”就是DNA;③实验设计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1.判断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叙述(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 )(2)肺炎双球菌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3)S型细菌表面光滑,有毒性( √ )(4)从格里菲思的第④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活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来的( × )(5)

4、从格里菲思实验中的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 × )(6)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 )2.判断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在艾弗里的实验中,DNA酶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 )(4)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

5、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 √ )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在体内转化实验中,如果没有实验③,能否得出格里菲思的结论?为什么?提示 不能。因为无对照实验,不能说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2)如果由你设计完成体内转化实验,应该注意哪些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提示 四组实验应选用年龄、体重相同且健康的小鼠;所用R型活菌液、S型活菌液的浓度及注射量应该相同。(3)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①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

6、是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对抗R型细菌的抗体,致使R型细菌数量减少。②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b之前,已有少量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R型细菌大量繁殖。③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繁殖而来的。(4)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设置“S型细菌的DNA中加DNA酶”实验组的作用是什么?提示 起对照作用。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结果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说明DNA才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5)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实验思路是

7、什么?提示 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命题点一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拓展变式实验分析1.科学家为探究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该组实验不能得到的结果或结论是(  )A.实验2只出现R型菌落B.实验1、3均出现R型和S型菌落C.DNA是转化因子D.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答案 D解析 三组实验中,自变量是培养基中加入的酶的种类,实验1中加入RNA酶,由于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加入的是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的

8、DNA,所以RNA酶不起作用,R型细菌可能发生转化,出现R型和S型菌落,同理推出实验3也出现R型和S型菌落;实验2中加入DNA酶,破坏了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不发生转化,只出现R型菌落;三个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本实验不能得出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的结论。2.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