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含解析)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含解析)

ID:29043845

大小:33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16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含解析)_第1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含解析)_第2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含解析)_第3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含解析)_第4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物理模拟试卷(5)一、填空题(共25分)1.古代劳动人民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其中之一是“日晷(音gui)”,如图所示,日晷是一种计时工具,它是利用了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道理.2.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km/h,合      m/s.3.夏天开空调时,在空调房里呆久了,人们总是感到空气很干燥.这是由于空调工作时.室内的水蒸气遇冷      成的小水滴排出室外(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室内的空气湿度下降的原因.发生这样的物态变化时需要      热(选填“吸”或“放”

2、).4.纯净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使用前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以便泄漏时能及时察觉到.人能闻到这种气味,说明      .5.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P点固定一颗钉子,小球从A点出静止自由释放,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的位置是      点.6.如图所示,一个轻质铝环悬挂在支架上,当把条形磁铁靠近铝环时,铝环被推开,这是因为铝环相当于一个闭合回路,当条形磁铁靠近铝环时,铝环中会产生电流,通有电流的铝环相当于一个单匝通电螺线管,其磁场和条形磁铁相互作用产生斥力,根

3、据上述现象请在图中标出铝环中电流的方向.7.质量为10kg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它对地面的压强是      Pa(g=10N/kg).8.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490g,浸没在水中称时,王冠重4.5N,则这顶王冠在水中的浮力为      N,它排开的水重为      N.9.如图,杠杆AB是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在木杆的B端竖直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重物G,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细绳拉着.已知OA=1.0m,OB=0.4m.请在图上作出细绳

4、的拉力的力臂L,细绳拉力的大小为      N.(木杆、细绳所受重力不计)10.有一种电源被称作“恒定电流源”,它能够对外提供大小不变的电流.现有一个恒定电流源,它对外提供大小为3A的电流,用它给一个标有“6V,12W”的灯泡供电,要使灯泡正常工作,需要给灯泡      联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以下估测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居民楼房每层的高度约为1.5m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12.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

5、如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B.试管口的“白气”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C.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D.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13.下列有关磁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中任意两条磁感线有可能相交B.磁极与磁极之间的作用是直接发生的C.磁感线总是从磁体N极出发,指向磁体的S极D.放置在赤道附近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球的北极方向14.小球G静止放在光滑车厢的底板上(设车厢底板足够长),如图所示.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左的力

6、作用时,车厢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车厢在运动过程中,小球G对地的运动情况是(  )A.做与车厢同方向的加速直线运动B.做与车厢反方向的加速直线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D.处于静止状态15.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个箔片就会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A.一部分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B.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上C.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D.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同时一部分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16.如图所示,拉力F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拉到4m高的斜面顶端,所

7、用时间为20s,克服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100J.整个过程中(  )A.克服重力做功为1000JB.拉力F的功率为20W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D.匀速拉动时,拉力F和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大小相等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1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记为△V1,电压表V2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记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B.△V1<△V2C.△V1>△V2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三、实验题(第18题7分,第19题8分,第20题10分,共25分)

8、1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经过调节后,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完整的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