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后浇带浅议》word版

《施工后浇带浅议》word版

ID:29044052

大小:672.0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6

《施工后浇带浅议》word版_第1页
《施工后浇带浅议》word版_第2页
《施工后浇带浅议》word版_第3页
《施工后浇带浅议》word版_第4页
《施工后浇带浅议》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工后浇带浅议》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施工后浇带浅议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一、施工后浇带的功能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

2、),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二、施工后浇带的作法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

3、,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厂,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侥筑混凝土,这时估计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

4、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  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冬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  一般宜避久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后浇带模板拆除应具备的条件?     后浇带处混凝土不连续,较易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故此部分模板拆除和支顶应在施工技术方案中明确规定。(GB50204规定)    对于后浇带模板拆除,规范规定很不明确,大家能否提供一

5、些具体的指导性要求?后浇带的模板拆除时间应该是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而且高层建筑后浇带位置都是重叠的,在达到100%强度后也应该视情况定!最起码要保证最上面一层能有3层的支撑!我觉得后浇带在未浇注之前,相当于把原来的连续梁(板)结构变成了悬臂结构,该位置混凝土强度不达到100%,不能拆除模板!我们在现场一般是按普通梁、板结构的要求做,反正规范没说这个要求不适用于后浇带。偶尔会碰到较真的监理,这时就把方案提交给设计院,让他们复核结构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不行的就要求从设计上想办法,直到满足为止。如果设计院说不关他们的事,就翻规范给他们看,《砼设计规范》有“对于现浇结构,必要时

6、应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的要求。由于后浇带处原来的连续梁(板)结构是变成了悬臂结构,所以我们的作法一般是这样的,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拆模,同时在后浇带处进行加固,施工时不能大面积拆模,一般一跨一跨循环进行,加固支撑的拆除应在后浇带浇注后拆除。后浇带百科名片  后浇带平面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

7、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目录定义作用分类后浇带的设计要求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钢筋处理及砼浇筑编辑本段定义  英文名称:post-caststrip。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