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学论》word版

《科学技术学论》word版

ID:29052163

大小:76.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6

《科学技术学论》word版_第1页
《科学技术学论》word版_第2页
《科学技术学论》word版_第3页
《科学技术学论》word版_第4页
《科学技术学论》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学论》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学技术学论文一、从《科学技术学》课程内容的角度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和意义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

2、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

3、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

4、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了科技工作者大量复杂劳动的技术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而且价值量大。相应地,科技含量高的商品附加值高、利润大。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

5、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在交换中获得高额利润。2.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商品竞争力的关键。商品竞争是价格、质量、服务的竞争。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生产出高质量的新产品,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使商品能够顺利实现交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同时,也只有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商品竞争中获得价格优势。3.科学技术的应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商品价格的降低。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运用,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

6、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价格也随之降低。4.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科技进步与创新还能促进管理手段的进步,从而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5.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要调整产品结构,就是要减少科技含量较低、质量较差、市场供过于求的产品的生产,增加科技含量高、质量佳、市场销路好的产品的生产。要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大力

7、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都需要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7.改进技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只有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第—要素的作用,才能实观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8、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4)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