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讲座一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讲座一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

ID:29067197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讲座一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_第1页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讲座一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_第2页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讲座一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_第3页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讲座一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_第4页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讲座一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讲座一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专题讲座一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近几年新课标高考,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经常出现,内容主要涉及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汇率、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恩格尔系数、企业利润、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等。做好计算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理论,了解经济学中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相关计算,因此,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体现了对学生跨学科综合素质的考查。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难度大,对学生能力要求高,突破这些计算题往往成为学生提升高考成绩的重要环节。1.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的计算(1)通货膨胀率的计算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

2、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若物价全面、持续上涨,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因此,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幅度)应为多发行的纸币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如果用物价指数来表示应为物价上涨数额与原来商品价格之比。即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幅度)=×100%=×100%。(2)纸币贬值率的计算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但纸币贬值幅度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不一样的,纸币贬值幅度应为多发行的纸币量与纸币实际发行量之比,如果用物价指数来表示应为物价上涨数额与现在商品价格之比。即纸币贬值率=×100%=×100%。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

3、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__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50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过去________元纸币的购买力,纸币贬值________,物价上涨________。(  )A.40000 0.8 25% 20% B.40000 0.8 20% 25%C.20000 0.8 25% 20%D.20000 0.8 20% 25%破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分两步:第一步,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算出当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第二步,根据纸币贬值率、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

4、,计算出现在1元纸币的购买力、纸币贬值幅度和物价上涨幅度。解析: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0000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40000亿元,纸币发行量是50000亿元,5元纸币与过去4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同,1元纸币与过去0.8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同,纸币贬值幅度为×100%=20%,物价上涨幅度为×100%=25%,故选B。答案: B 假定一个国家2015年纸币发行量为A亿元。2016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速度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的(  )A.0.75元B.0.3元C.0.7元D.0.8元解析: 流通中所需

5、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2016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A。由2016年该国纸币发行量不变,单位纸币购买力=应发行纸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可知,该国2016年的1元相当于原来的A÷A=0.8(元)。答案: D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x%,则: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某国2015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和实际货币供应量均为20万亿元

6、,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90元。由于生产发展,2016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5%,而实际货币供应量增加了40%。同时,2016年该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2016年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60元         B.63元C.84元D.80元破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分三步:第一步,计算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第二步,依据题中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幅度,计算出物价上涨幅度;第三步,计算出商品的价格。解析: ①2016年该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现在M商品的价值量为

7、:90÷(1+50%)=60元。②2016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0×(1+5%)=21万亿元,实际货币供应量为20×(1+40%)=28万亿元,通货膨胀率为(28-21)÷21=。③2016年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60×=80元,故选D。答案: D 2015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6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10万件、80元、800万元B.10万件、40元、400

8、万元C.20万件、80元、1600万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