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ID:29069825

大小:9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0 谈中国诗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谈中国诗1.钱钟书,字,号,曾用笔名。著作有散文集《》,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术著作《》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笼统()精髓()梵文()轻鸢()蹙颦()撩人()慨叹()饶恕()叫嚣()3.根据拼音写汉字一cù()而就逻ji()单bó()hǎ()巴狗遥思远chàng()shùo()见不xiān()不liǎo()liǎo()之4.解释下面成语。(1)一蹴而至:(2)轻鸢剪掠:(3)穷边涯际:(4)吞言咽理:(5)拔木转石:1.默存槐聚中书君《人•兽•鬼》《围城》《谈艺录》2.lónɡsuǐfànyuānc

2、ùpínliáokǎishùxiāo3.蹴辑薄哈怅数鲜了了4.解释下面成语。(1)一蹴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2)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

3、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2.品味下列句子丰富深刻的含意。①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②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③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①句话借助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性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②作者说“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也就是说形式是内容的产物,适合内容的需要

4、。③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人的思想、情感、理智、意志等可以有所放纵、驰骋,但最终还是有所回归,寻找定所。3.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说说下面这些比喻的含意和表达作用。最后总结一下本文妙用比喻的写作特点。比喻句含意和作用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而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

5、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比喻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对本国文化的依恋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理解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用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特点:课文大量运用比喻手法,语言轻松、幽默,似随

6、口而出,但生趣盎然。看似随意实则深刻,看似轻淡实则味厚。有的来自生活,通俗易懂,用来比喻抽象的道理,让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4.仔细阅读课文,试分析下面两句话证明了什么观点,又对说明观点起到了什么作用。句子方法证明的观点作用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类比论证证明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用读者熟悉的事物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了说服力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比较

7、论证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通过比较使观点阐述得更清楚5.这篇文化随笔,处处显露着钱钟书先生语言的丰富、幽默与机警,从本文可以看出,他在语言运用上具有哪些特点?①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作者在论述中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理论,而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具体的例子,用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些道理。读者在接受这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②旁征博引,居高临下。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史资料。他引用的多个国家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

8、。这样的文章,以丰富的知识取胜。③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课文以说理为主,但它的说理,不同于议论文,往往是艺术杂谈似的谈笑风生,中间充满了幽默风趣,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1.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