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追园林史论》word版

《陈追园林史论》word版

ID:29071392

大小:1.56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6

《陈追园林史论》word版_第1页
《陈追园林史论》word版_第2页
《陈追园林史论》word版_第3页
《陈追园林史论》word版_第4页
《陈追园林史论》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追园林史论》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南北造园风格——以颐和园和拙政园为例陈追(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一班111855106)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而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由于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又造成了南北造园的差异。北方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南方以私家园林为代表。北方的皇家苑囿,不仅规模大、占地广,而且还常常选址于地形变化极其陡峻的山林地带,这就是群体组合的高低错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江南一带私家园林多局市井,不仅规模有限,而且从地形上看也不屈从于客观现状的限制,而且从地形上看也不可能有多少起伏变化。面对这种情况,造园家也不屈从于客观现状的限制,而总是千方百计地以人工的方法堆山叠石,并使之“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继而则“培山接以房廊”;或使”亭台突池沼而参差”、楼阁碍云霞而出没“,总之,均极力使之有高低错落的变化,而不至流于平板。关键词:历史渊源、颐和园、拙政园、造园风格、差异园林一词在不同的国家、区域其叫法各不相同,规模、性质也有变化。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空

3、间,利用自然环境、山水并改造天然地貌,结合建筑营造、植物栽植,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园林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庭院到公园,从小到大,为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状况下,园林服务的对象也有差异,其风格内容也受到了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历史因素等影响,形成各具特色的园林风格。本文以景观视觉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南北造园风格的差异。一、南北园林变化的历史渊源几千年的黄河流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早在原始社会

4、狩猎活动中,各部落占山为王,划分地带争夺疆域等思想意识的沿袭对后来社会变迁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也与后来区域园林环境形成有一定的联系。早在公元11世纪周文王时期在扩展国界的同时,在国内大兴土木、修筑“宫苑”、“园囿”,并在囿内养殖野兽以供帝王狩猎为乐,随着时间推移,园内种植林木、挖地筑台,各空间功能日趋明了。到了秦汉时期,皇权统治思想日趋上升,也使“灵园”等不断扩大,其建筑规模宏大,如秦汉时期的阿房宫、上林苑等;皇家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一个相对转折时期,由于此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特别是北方等地。与此同时,士大

5、夫文人隐逸南方,并受庄子思想的影响,玄淡玩世,崇尚山林之隐,追求自然清逸,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加快了南方私家园林的形成。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由于疆域的扩大,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统治皇朝更加神圣和至高无尚,其建筑也以体现其规模、势力,讲求雄伟高大、金碧辉煌的大国之气派。这个时期中国的南方由于气候湿润、资源丰富,商业经贸易得以发展,士大夫文豪多隐逸江南。社会发展到明清以后,南北以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南北园林的特色也日趋成熟,经过几千年社会变化、发展,以致形成我国园林文化中南北风格各异的园林特点。

6、一、颐和园艺术特色赏析(一)颐和园的历史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二)颐和园的简介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7、,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为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三)颐和园的特色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风景区组成,面积29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占四分之三。这座古典园林素以规模宏伟、娇丽多姿而享有盛名。园内除有亭、台、楼、阁、宫殿、寺观、佛塔、水榭、游廊、长堤、石桥、石舫等100多处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建筑外,还有浩瀚的昆明湖,巍峨的万寿山等。颐和园规模宏大,由昆明湖和万寿山构成,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一、拙政园的艺术特色赏析(一)拙政园的历史拙政园名冠江南,胜甲东吴,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苏州园林中的经

8、典作品。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街178号。园林占地面积约4.1公顷(不包括管理、花圃用地约0.67公顷)。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在以后的四百余年间,沧桑变迁,屡易其主,几度兴废,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二)拙政园简介经历—百二十余年后,明崇初四年(公元1631年)已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