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 专题1.2 河流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 专题1.2 河流

ID:29071973

大小:83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6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 专题1.2 河流_第1页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 专题1.2 河流_第2页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 专题1.2 河流_第3页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 专题1.2 河流_第4页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 专题1.2 河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 专题1.2 河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2河流核心突破二河流考点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植物蒸腾、降水蒸发、降水作用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最重要环节,又称大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意义重大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2.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

2、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②围湖造田减少了

3、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考点二、水文特征1.河流的补给类型(以我国为例)补给水源补给季节补给结果及原因影响因素中国主要分布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以我国为例)雨水雨季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在雨季形成汛期降雨量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温带、寒带的冬季积雪,

4、春暖后融化,但因积雪量较少,仅形成春汛气温高低和积雪量东北地区永久性冰雪融水夏季温度较高的夏季,冰雪融化,形成夏汛,冬季温度降低,冰雪封冻,河流断流气温高低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全年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作用湖泊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普遍地下水全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普遍(1)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3)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2.河流的水文特征(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方面相关因素主要特征流量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有

5、关一般地,流域面积广(小),流域内降水量丰富(稀少),河流的径流量大(小)汛期与雨季长短有关雨季开始早(晚)、结束晚(早),河流汛期长(短)含沙量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植被覆盖差(好),土质疏松(坚实),河流含沙量大(小)结冰期由流域内最低月均温决定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流速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流量小,汛期多在夏季,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含沙量较大。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1)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2)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

6、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3)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水库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4)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5)硬化路面:增加地表径流,河流水位陡涨陡落。(6)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考点三、水资源与农业生产的关系1.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无论是农作物的自然生产,如光合作用,还是对农作物生产的干预如灌溉等,都需要水资源作为支撑,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水资源可利用量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生产质量与产量;其次水质也对农业的生产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一些水质

7、的不断恶化直接给农业灌溉等方面带了负面的影响,从而对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产生影响,使农业生产的投入加大或对农业的生产总值造成损失。2.农业生产也会对水资源产生较大影响如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过渡使用或节水意识和节水技术薄弱则能够导致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危机更加的严重,而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的流失则很容易导致水资源的水质受到破坏,如使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一、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水资源问题的方法目前,缺水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种类型。如果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循环周期,就会出现资源型缺水;如果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

8、物使水质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