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导学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导学案

ID:29085735

大小:1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导学案_第1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导学案_第2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导学案_第3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四、曲线运动(5)实验: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实验原理】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gt2/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t,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

2、度。【实验器材】斜槽,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木板,白纸,图钉,小球,有孔的卡片,刻度尺,重锤线。【实验步骤】1.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就表明水平已调好。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3.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

3、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图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4.描绘运动轨迹:使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______________,由O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用眼睛粗略地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x值处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5.计算初速度:以O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过O点作y轴的垂线),并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用公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0,最后计算出v0的平均值

4、,并将有关数据记入表格内。【注意事项】1.实验中必须保持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板但不接触。2.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3.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4.要在平抛轨道上选取距O点远些的点计算球的初速度,这样可使结果的误差较小。【典型剖析】[例1](上海市嘉定区2008年4月模拟)(7分)(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

5、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作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后,为算出其初速度,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3)

6、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图示,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A、1.0m/sB、10m/sC、2.0m/sD、20m/sABSH[例2](上海市长宁区2008年4月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与轨道末端等高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和改变A球释放时的初位置做同样的实验,发现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1)该实验现象揭示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在__

7、________方向上分运动的规律;(2)该实验装置的设计思想所体现的物理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例3](2006年上海物理)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6(a)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

8、O’C=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q,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q为横坐标,得到如图6(b)所示图像。则当q=30°时,s为________m;若悬线长L=1.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