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九 第1课 美苏争锋学案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九 第1课 美苏争锋学案 人民版必修1

ID:29098957

大小:3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专题九 第1课 美苏争锋学案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 第1课 美苏争锋学案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 第1课 美苏争锋学案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 第1课 美苏争锋学案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 第1课 美苏争锋学案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九 第1课 美苏争锋学案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 美苏争锋[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形成基础:雅尔塔体制确立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矛盾冲突: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3)实力对比: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冷战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3.冷战表现(1)美国的措施①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战略,即“杜鲁门主义”,是

2、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②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③1949年,美、加、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2)苏联的反击措施①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九国共产党在波兰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②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6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③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误区警示]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3、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1)德国分裂①背景: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②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2)朝鲜分裂①背景:日本投降后,美苏进驻朝鲜。②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裂。(3)古巴导弹危机①原因: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②结果:在美国的压力下,苏联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2.局部“热战”(1)朝鲜战争①概况:195

4、0年,美国操纵的所谓“联合国军”,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②特点: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2)越南战争①概况: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②特点:这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知识点拨]冷战是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其突出特征是不诉诸战争。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因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主题一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区别手段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通过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是公开的反共反苏,声称要

5、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措施是一项具体的经济计划并付诸行动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宣言书联系条件都是凭借美国急剧膨胀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而实施目的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实质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材料 下图是1947年我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的一部分。(1)该漫画是在讽刺和揭露美国的什么行动?答案 马歇尔计划。(2)美国真的是慈善家吗?其真实意图是什么?答案 不是。美国的真实意图是挟持和控制西欧,并联合西欧对抗苏联;同时引

6、诱东欧各国,孤立打击苏联。(3)如何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这句话。答案 马歇尔计划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其带有政治目的。美国之所以对欧洲实施援助计划是为了复兴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进而达到遏制共产主义及控制西欧的目的。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主题二 美国发动冷战的表现、目的、实质及影响1.冷战的表现2.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3.冷战的实质: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4.冷战的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2)美苏冷战造成部分国家的分裂。如德国和朝鲜。(3)导致国际局势

7、紧张;在欧洲美苏全面对抗;在亚洲导致局部战争“热战”——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在美洲,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进核战争的边缘。(4)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材料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依据材料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美苏冷战?答案 应采用辩证(一分为二)的观

8、点进行评价。一方面美苏冷战使双方展开了高昂的军备竞赛,意识形态的斗争激烈,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另一方面又应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