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4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4 人民版必修2

ID:29099005

大小:31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4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4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4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4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4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4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4 专题学习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原因特征时间原因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诱导;商人、买办、官僚的投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短暂春天一战期间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发展受挫一战后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封建军阀混战,缺少稳定的政治环境显著发展1927年到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

2、民经济建设运动”衰退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官僚资本的膨胀摇摇欲坠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美货的倾销;通货膨胀、政府的苛捐杂税等的打击重获新生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过渡时期,通过赎买的方式实行公私合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全面认识理解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1.含义: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日益分离。2.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3.主要表现(1)家庭棉纺织业的破产,并与农业分离。

3、外国商品涌入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造成耕织分离。(2)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特别是中国的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4.影响(1)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自然经济解体是西方列强侵华的结果,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3)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自然经济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及影响1.特点(1)民族资本主义经

4、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2)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民族资本没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基础。(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中国民族资本缺乏独立性。(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工业的产品成本高,在市场上缺

5、乏竞争力。它发展的办法就是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力求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他们害怕工人的觉醒和革命的发动。(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他们的资本是由地租转化而来的,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兼有资本家和地主两重身份。——他们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2.影响(1)从经济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6、。(2)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3)从思想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三、全面认识“实业救国”思潮1.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

7、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在20世纪初与“民主共和”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2.思想内容: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3.实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积极作用: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5.结果:“实业救国”在中

8、国行不通。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形态的比较经济形态特征产生、发展地位结局自然经济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古代形成,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渐解体在近代一直占统治地位建国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外国资本列强在中国的企业,带有掠夺性近代长期占优势,垄断了重工业部门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兴起,甲午战争后日益增多新中国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