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

ID:29099851

大小:7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家天下的局面设立。2.商朝:内外服制度:是____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商王控制下的附属国有很大自主权。为强化王权,商王垄断________。二、封邦建国1.背景(1)公元前1046年,____________建立西周。(2)摄政的________大举实行分封。2.目的: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3.内容(1)________是最高统治者。(2)______________是分封的主体,分得____

2、____、物资、武装和人口等。(3)异姓分封包括________、姻亲、先代贵族等。(4)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4.作用(1)通过分封,________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2)周王确立了____________的地位,有效控制各诸侯国。(3)使贵族集团形成“周王—________—卿大夫—____”的等级序列。三、宗法制度1.目的:巩固_________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2.内容(1)以__________为核心。(2)确立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体系。3.特点:____________和政治关系相结合。4.作用(1)保障了贵族“______

3、______”特权。(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国”与“家”结合。(3)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5.保障: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是________,即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知识点一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下列对于夏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 ②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③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政权 ④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王朝为周所灭。确切地说,此前的周属于商朝的(  )A.内服B.外服C.封国D.邻邦知识点二 封邦建国(分封制)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

4、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内外服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4.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实行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A.中央与地方的地位趋于平等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加强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D.国家控制的疆域逐渐缩小5.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6.右图是江苏省丹徙

5、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名为“宜侯矢簋”。此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的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B.说明了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了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说明了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知识点三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7.“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B.郡县制度C.宗法分封制度D.礼乐制度8.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6、)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9.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图一 太庙   图二 祠堂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与王权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国”与“家”结合10.周朝制定礼乐制度,主要是为了(  )A.提高整个国家的文明礼仪水平B.提高人民的艺术水平C.解决贵族之间的关系问题D.防止外服部族叛

7、乱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二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请完成:(1)材料中所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一概括出诸侯有何义务?诸侯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