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101567

大小:2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28 单元学习总结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民主党派

2、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3)严重破坏(1957~1976年):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尤其是1966~1976年“文革”十年间,民主党派人士遭迫害,司法部门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4)发展完善(1976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基层民主选举等,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祖国统一实践相结合的三次理论发展(1)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①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丰富和发展。②这一理论来源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革命斗争实践,它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①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重大发展。②这一理论开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的工作重

4、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③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创新和完善。(3)祖国统一之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①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祖国统一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发展和创新。②是依据我国国情(历史因素、现实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也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③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证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也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3.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构与新时期的发展政治制度发展历程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期建构1954年,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大制度新政协召开,制度初步形成;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期以来的发展完善1982年宪法和以后宪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2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

6、议的比较联系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不同性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职能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监督权不同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人民政协监督不

7、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产生组成方式不同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政协委员以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不同 法律项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历史条件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性质临时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经济建设方针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合理调整工商业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制定主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史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是建设社会主

8、义的保证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