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八上第1课格律诗八首教案(2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1课格律诗八首教案(2

ID:29103493

大小:8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6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1课格律诗八首教案(2_第1页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1课格律诗八首教案(2_第2页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1课格律诗八首教案(2_第3页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1课格律诗八首教案(2_第4页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1课格律诗八首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1课格律诗八首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格律诗八首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歌感情。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4.强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韵味。5.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6.体会诗的意境、情趣,要有一定自读和初步赏析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歌感情。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难点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就诗歌

2、本身而言,这颗文学明珠拥有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让我们走进格律诗的世界,感悟格律诗的魅力。二、学习《次北固山下》。1.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总结,指导朗读要求:(1)节奏停顿;(2)轻重缓急;(

3、3)抑扬顿挫;(4)感情充沛。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因此,朗读时要注意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读出来才抑扬顿挫。请按照朗读诗歌的要求,朗读这首诗2.作者简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3.品味诗歌。(1)整体把握诗歌。这首诗是作者旅途思乡之作,主要写诗人清晨在江面上的所见所感,作者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为北固山下壮美秀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由生起思乡之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

4、。开头两句先写北固山的地势,分为水路和陆路。作者清晨在江岸边远眺所见景物: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疾驶而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漫无边际地涨,江面也变得宽阔了,风势正顺,船帆高悬,一轮旭日升起。作者置身于青山绿水中,自有一番情趣在其中。“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抓住海上日出的瞬息变化和江上春气回转的微妙特征,虽然是在腊月里,江南却春意盎然,诗人先顿后挫,用“生

5、”入文,把大自然拟人化,显得生动有趣,由此可见诗人炼字功夫之深,把夜和日在旧和新之间的互相依存生动地表达出来,反映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也暗含着诗人对流年消逝的感伤。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诗句。末联两句由旅途景色引起乡思,引出以归雁捎书,表达了诗人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诗人很注意炼字炼句,“入旧年”“生残夜”等用字准确精练,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动人的景色。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虽然末句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2)体会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6、思想感情?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3)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4.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

7、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背诵你所熟知的乡愁诗。5.小结。全诗清新流畅,感情浓郁,是唐人行旅怀乡诗中的佳作。6.赏析乡愁诗。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三、学习《春望》。1.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学生范读,师生点评。全班齐读,加深体会。2.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

8、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读书和壮游时期、长安十年时期、战乱流离时期、漂泊西南时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做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3.品味全诗。(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