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3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4.3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

ID:29107785

大小:1.18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地理 4.3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 4.3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 4.3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 4.3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 4.3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4.3 寒潮学案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寒潮一、学习目标[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交流讨论推断寒潮的标准,并解释寒潮标准因地而异的原因。2、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寒潮的路径、源地和形成原因,学会科学推理方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3、说出寒潮的危害,以及寒潮对人类的益处。4、学会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培养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增强自身主动探究的能力。5、了解减灾、防灾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自然灾害的发生。二、知识梳理寒潮寒潮的概念寒潮的多发季节在①;主要天气特征是②。寒潮产生的原因寒潮的危害③

2、和④(季节)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寒潮的防治措施三、学法点拨重、难点归纳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样、频发的国家,了解寒潮发生的原因,寒潮的危害和预防是本节的学习重点;并通过寒潮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并能针对不同的灾害,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1.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寒潮产生的原因(2)为什么我国各地寒潮的标准不一致?一是发布寒潮警报是以是否损害农作物为标准;二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长途跋涉,到了南方后强度明显减弱,一路上气团会发生变性,气温逐渐升高,因而南方地区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例如:最低气温没有降到5℃以下,但对农作物的

3、危害还是很大的。(3)寒潮多发季节:冬春(4)侵入我国寒潮的路径①东路寒潮:起源于欧洲北部的北冰洋。②中路寒潮:起源于新地岛附近的北冰洋。③西路寒潮:起源于欧洲北面的北冰洋。源自①②的寒潮较多,源自③的很少。2、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寒潮带来的危害大风:造成海上翻船事故;大雪、冰冻:使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急剧降温:造成霜冻、冰冻等冻害,危害农作物;尤其是春季和秋季的寒潮。(2)寒潮的影响范围大(3)寒潮的益处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②能带来雨雪天气,是风调雨顺的保证;③低温是“天然的杀虫剂”;④带来风力资源;(4)寒潮的防御: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做好防寒、防风

4、准备,减少损失。(℃)(hPa)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2004年12月28日~2005年1月3日)气温10401030102010101000151050-5-1028293031123(日)气压图4-3-1典型例题分析1、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联系2005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的一次寒潮过程,回答问题。(1)图4-3-1为“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带。(3)在图4-3-2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

5、是(单项选择)。图4-3-2(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多项选择)。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B.交通事故频发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D.羽绒服装热销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寒潮天气的形成、天气状况、及其产生的影响。(1)寒潮属于冷锋天气,冷锋过境时气温相对较高、气压较低、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骤降、刮风、常伴有雨雪;过境后,被冷空气控制,气温相对较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和(3)、寒潮源地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属于反气旋。(4)由于寒潮过境时气温骤降、刮风、伴有雨雪,所以,感冒患者数量增多,交通事故频发,城市用电、用气

6、量该会增加,羽绒服装热销,病虫害会受冻减少,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1.(1)过境前:气温较高(受暖空气控制)、气压较低;过境时:气温骤降,风力加大(伴有雨雪);过境后:气温较低(受冷空气控制)、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西伯利亚、蒙古(3)B(4)ABDE2.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A洪水B风暴潮C干旱D水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7、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发生在水圈中的是。(多项选择)(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1)从图(一)、(二)、(三)中可以看出在我国洪水与干旱分布地区最广,再对照图(四)就可以知道地区Ⅰ和Ⅲ都在在我国东部沿海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