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学案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学案中图版选修5

ID:29110066

大小:1.94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学案中图版选修5_第1页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学案中图版选修5_第2页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学案中图版选修5_第3页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学案中图版选修5_第4页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学案中图版选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3章防灾与减灾第1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学案中图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课标要求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课标解读1.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特点。2.结合实例,列举我国在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3.举例说明我国防灾减灾取得的重大成就。4.了解中国防灾减灾的有关管理系统及重大项目及其重要性。●新课导入建议2009年3月2日,中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之所以选择5月12日,是为了纪念震惊全人类的“5·12”汶川大地震,纪念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8万多同胞。以此材料导入新课。●教学流程设计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

2、手段与成就。2.了解中国防灾减灾的有关管理系统,重大项目及其重要性。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重难点)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1.灾害监测(1)地位: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2)监测手段: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下监测等。2.灾害预报: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及程度预先作出警报,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预报。3.防灾(1)地位: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2)内容(3)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4.抗灾(1)定义:运用修建工程设施等各种手段来抵抗自然灾害。(2)举例:在几大江河流域上

3、修建水利防洪工程、抗旱工程,在沿海岸线修建了防护工程等。5.救灾:形成了一个从指挥运筹到队伍组织,从抢救到医疗,从生活到治安,从物资供应到维护生命线工程的严密的系统。6.灾后重建(1)定义: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开展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活动。(2)救助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1.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安排的理由是什么?【提示】 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防灾减灾的对策1.建立灾害管理系统(1)建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①大灾:由中央直接指挥、统一部署,各部门分工负责,军队积极参与。②一般灾害由地方政

4、府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的模式管理。(2)成立国家减灾中心。2.2.怎样理解“防灾比抢灾、救灾更人道,也更经济”?【提示】 自然灾害防御投资是对已有资源和已创造资源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说防灾投入的产出是一种特殊的增值。减灾效益有“十分之一法则”的说法,就是说在灾前拿出一分投资用于防灾,可以得到十分甚至更多的经济效益。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问题导思】 1.灾害监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准备,主要有哪些监测手段?【提示】 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下监测等。2.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进入汛期,针对可能出现的险情,首先应做好哪方面的

5、工作?【提示】 季风区河流进入汛期,可能会出现暴雨,并诱发洪水灾害,应当利用气象监测网、水文监测网等加强汛期内气象、水文等的监测与预报。3.在抗灾中,可运用修建工程设施等多种手段来抵抗自然灾害,试列举一些抗灾的工程措施。【提示】 修建水利工程——抵抗洪涝和干旱灾害;修建三北防护林工程——抵抗荒漠化等灾害;修建护坡、坡体加固工程——抵抗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2.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时间段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内容手段或形式灾害发生灾害监测监测灾害的先期性措施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下监测等前灾害预报减灾准备和各项减灾行动的科学依据根据灾害发生前的各种先

6、兆和监测获得的各种资料防灾灾前减少灾害损失的防避措施准备好救灾物资,确定储备地点抗灾抵抗自然灾害的手段大江大河流域修建大量防洪工程、抗旱工程,沿海岸线修建防护工程灾害发生后救灾对灾民进行的救护和救济措施从指挥运筹到队伍组织,从抢救到医疗,从生活到治安,从物资供应到维护生命线工程的严密系统灾后重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活动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判断一个国家的灾前准备是否到位的依据灾前准备是否到位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储备基地的选择是否符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全国主要的灾区;二是救灾物资数量是否充足,种类是否因不同的灾种、时间而不同;三是救灾人员是否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进行抢灾、救

7、灾。 2012年11月30日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地区出现持续降雪天气,降雪造成博尔塔拉、昌吉、巴音郭楞、伊犁等地受灾。其中,伊犁河谷出现暴雪,精伊霍铁路沿线伊宁县的积雪厚度达43厘米。据新疆民政厅初步统计,截至12月4日11时,博尔塔拉、昌吉、巴音郭楞、伊犁4个自治州7个县市近1.5万人受灾,1人死亡,18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1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兵团8400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400余万元。另据了解,新疆受灾地州及各县市已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抗灾自救,妥善安置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