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

ID:29110103

大小:85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4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湘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理解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重点)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重点)3.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分析人类的发展行为和思想。[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控制人口规模与转变发展模式阅读教材P102~P104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1.控制人口规模(1)含义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2)原因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地球将人满为患,资源更加缺乏,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3)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2.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

2、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特点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结果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正误判断:(1)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是控制人口。(  )(2)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提示】 (1)×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是控制人口在合理的范围内。(2)×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生产过程

3、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教材整理2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阅读教材P104第2段~P108,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2)森林资源①作用: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②措施: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3)水资源①危机:世界上有60%的地区淡水不足,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②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4)海洋资源2.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人地协调的四个关系(2)从观念走向行动①各国政

4、府干预和公众参与。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生态环境。③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正误判断:(1)在资源利用方面要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多用可再生资源。(  )(2)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靠政府,个人无能为力。(  )【提示】 (1)×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测,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对于可再生资源: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2)× 协调人地关系,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人地关系会更协调。[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人口规模与转变发展模式[合作探讨]人民网2016年4月26日电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陈舜表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国家“十三五”确立的目标,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超过90%。下一步要在高中资源少的地区新建、扩建一批高中,同时办好中职教育。探讨1:普及高中教育对人口素质有什么影响?【提示】 有利于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探讨2:普及高中教育对转变发展模式有什么影响?【提示】 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能更好地接受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的观念,能更好地实现转变发展模式。[核心点击

7、]1.循环经济及具体形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是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其具体内容如下:清洁生产含义特征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具体形式工业:清洁生产生产模式在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