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中图版选修4

高中地理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中图版选修4

ID:29118559

大小:3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地理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中图版选修4_第1页
高中地理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中图版选修4_第2页
高中地理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中图版选修4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中图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图版选修4学案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知识预览答案:乡村聚落农业城市农业生产田野散布的居民点巢居穴居原始村落村落发展完善地形水源温度洪水社会经济文化集聚型团状耕作地区带状河道高地环状山区湖畔散漫型山区牧区商品交易城市乡村本地外地商品交换经济交往综合专业批发零售地域性周期性传统性自发性服务农民生活扩大商品交流引导农业生产学以致用【例1】关于乡村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沿河道、山谷发育的村落多呈带状B.我国华北平原的村落大多呈多边形C.河湖众多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圆形D.乡村最初形成的自然环境是地势较高,土地肥沃,并靠近河流的平原谷地

2、思路分析:乡村聚落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从事旱作农业的平原地区,如华北平原,由于农耕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乡村聚落规模较大,大多呈多边形。丘陵山区的聚落沿山麓地势平缓处延伸成带状,或若干乡村聚落沿河岸遥相呼应形成串珠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接近水源,也沿河发展形成带状乡村聚落。河湖众多的平原地区多形成分散型的乡村聚落,所以C项错误。答案:C【例2】我国农村,南方的住宅房屋多斜顶,以中小型聚落为主,密度大,多呈带状分布;而北方农村,住宅房屋多平顶,多大型聚落,密度较小,呈块状分布。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聚落是____________的总称,分为____

3、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2)聚落是人类____________的产物,同时聚落又是重要的文化景观。(3)我国南、北方住宅房屋顶部形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我国农村南、北方聚落形态呈带状或块状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述。思路分析:乡村聚落的形态包括乡村民居的建筑特征和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两者都体现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南方多雨,地形受河渠或丘陵分割比较分散,聚落沿河分布呈带状且规模小;北方降水少,河渠少,地形平坦开阔完整,乡村聚落可以向四周无限制扩展,所以面积较大。答案:(1)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乡村聚落城市聚落(2)适应、利用自然(3)由于

4、乡村是规模较小的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其抗御自然的能力较弱,所以建造的村落住宅要尽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我国南方降雨量大、雨季长,而北方降雨量小、雨季短,这是造成房屋顶“南尖北平”的原因。(4)我国南方河网密度较大,村落沿河道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我国北方河流较少,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村落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分布的块状。【例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某平原县集市分布图(1)影响农村集市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农村集市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_

5、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3)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集市贸易不能每天进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集市的时间间隔较__________,人口稀少的地区,时间间隔较__________。思路分析:集市多是自发形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规划布局了一些新的集市。农村集市不能每天都进行,集市间隔时间长短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状况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答案:(1)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质来源经济发展水平传统习惯(2)自发形成规划形成(3)短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