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小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其影响因素.doc

无机小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其影响因素.doc

ID:29125402

大小:44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6

无机小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1页
无机小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2页
无机小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3页
无机小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4页
无机小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机小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其影响因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引言11有关分子结构的理论21.1杂化轨道理论21.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31.2.1VSEPR理论对一些真实分子的应用41.2.2分子几何构型的VSEPR法总结51.3对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比较62无机小分子几何构型的影响因素72.1孤对效应72.2重键效应82.3电负性效应102.4相邻电子对的数目113结语12参考文献12无机小分子的几何构型及其影响因素摘要:在化学研究中,我们都知道,物质结构决定化学性质。研究分子的几何构型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首先比较杂化轨道理论和价

2、电子互斥理论的异同,然后重点阐述了VSEPR理论,引进了研究无机小分子几何构型的有效方法。最后,还讲到孤对效应、重键的存在、元素电负性以及相邻价电子对的数目等因素对分子的几何构型的影响。关键词:无机小分子;几何构型;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影响因素Abstract:Inchemicalstudy,asweallknow,materialchemistrystructuredecision.Tostudythemoleculargeometryisoneoftheimportantpart.Atfirst,thispapercomparesimilari

3、tiesanddifferencesofhybridorbitaltheoryandvalenceelectronsincompatibletheory,thenexpoundstheVSEPRtheory,introducedtheresearchofinorganicsmallmoleculegeometricconfigurationoftheeffectivemethods.Finally,summarizesseveralinfluencefactorsofmoleculargeometricconfigurations.Keyword

4、s:Inorganicsmallmolecules;Geometricconfigurations;Valenceelectronsofmutualexclusiontheory;Affectingfactors引言研究分子的几何构型是化学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杂化轨道理论关于分子几何构型的说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sp杂化形成直线型分子,sp2杂化形成平面三角型分子,sp3杂化形成四面体型分子,dsp2杂化形成平面正方型分子,sp3d杂化形成三角双锥型分子,以及d2sp3和sp3d2形成八面体型分子等论断,与实验测定符合得很好。杂化

5、轨道理论的成功,促使人们逐渐用它来解决分子立体化学中的一切问题。但是,它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使另一种分子几何构型理论——价电子互斥理论,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1490年西奇威克和鲍威尔奠定了现代立体化学理论的基础[2],他们提出非过渡元素的分子结构,直接与价层的电子对总数(包括成键的和非键的)有关;1950年后占刊斯皮和尼霍姆等,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了这个理论[3],他们注意到泡利原则和孤电子对在分子几何构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这个理论的简明性和广泛适用性,在国外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讨论键角时,该理论正在代替传统的杂化轨道理论的解释[4]。 我国08年

6、颁布的教学大纲中也将其列为基础课内容。1有关分子结构的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都是在现代价键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现代价键理论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它们在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行国内外无机化学教材[5-6]和结构化学教材[7]大都对这两个理论有所介绍,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大同小异,其理论要点也都差不多。理清这两个理论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相关内容。1.1杂化轨道理论为了解释多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L.Pauling和J.C.Stater于1931年在价键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这个

7、理论是从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出发,认为在中心原子与其它原子形成化学键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致使中心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重新组合,形成杂化轨道,然后中心原子以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的原子轨道形成更稳定的化学键,即中心原子经过激发、杂化以后再键合[8]。中心原子的电子由基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量由键合过程放出的能量给予补充。根据中心原子中是否有孤对电子参加杂化,原子轨道的杂化还分为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9]。等性杂化中没有孤对电子参加,形成的一组杂化轨道也是完全等同的,而不等性杂化中由于有孤对电子参加杂化,形成的杂化轨道不等同。将常见的杂化类型列表归纳,见表Ⅰ

8、(等性杂化),表Ⅱ(不等性杂化)。表Ⅰ等性杂化常见类表Ⅱ不等性杂化常见类型1.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alenceS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