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2届语文(五).doc

高12届语文(五).doc

ID:29135316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高12届语文(五).doc_第1页
高12届语文(五).doc_第2页
高12届语文(五).doc_第3页
高12届语文(五).doc_第4页
高12届语文(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12届语文(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12届语文(五)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l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并分别密封装订。试题卷由学生自己保存。第Ⅰ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门闩(shān)疫(yì)病昏厥(jué)胼(pián)手胝足B.愣(lèng)怔汲(xī)取黏(nián)稠光风霁(jì)月C.伉(kàng)俪怃(fǔ)然蹉(cuō)跎万劫(jié)不

2、复D.撂(1iào)'下痼(gù)疾焦灼(zhuó)温柔缱绻(ju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战栗出言无状拔弄飞短流长B.唐突老骥伏枥殆惰汪洋恣肆C.殉情无暇顾及程式清风夜唳D.赢弱手屈一指迷惘视若草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电脑是否会超越人脑并终结人脑一直是一个令人饶有兴致又担心的问题。最近的一个事件表明,电脑在战胜人脑的进程中又向前跨出了一步。B.透明国际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大致反映了各国的腐败状况,更重要的是它还揭露了腐败发生的温床,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政经情势信息。C

3、.国土资源部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质灾害数量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这些地质灾害同时表现了隐蔽性强、突发性强和破坏性强三大特点。D.中国丹霞地貌区往往也是文化景观的富集区,如东南丹霞与书院遗址和摩崖石刻休戚相关,呈现出“佛给丹霞添彩、丹霞因佛扬名”这种相辅相成的局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公众的怀疑甚至恐慌不仅仅缘于政府和权威部门的语焉不详和遮遮掩掩,也缘于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向社会和公众的科学普及宣传。B.古往今来,在蜀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沉淀为难以统计的文化遗产,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

4、景观。C.为了不让那些信口雌黄的“养生大师”们继续误导公众,需要的是从社会现象中查找原因,下功夫进行科学的宣传、引导和监管。D.秋天好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秋季之所以降温快,是由于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所致。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哈尼梯田无旱灾2009年秋至2010年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席卷西南大地。然而,在旱魔肆掠的干旱之地,却有一个地方的人们居然有热水可以沐浴,有清水可以洗衣,有泉水可以泡茶,有溪水可以灌溉。这方宝地就是已被中国政府列

5、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具有国家级湿地公园称号的哈尼梯田:哈尼梯田是镶嵌在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哈尼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梯田的杰出代表,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哈尼梯田大旱不干的奥秘在于,哈尼人成功地建立了森林一一村寨一一梯田一一江河四素共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哈尼人首先是在靠近水源的半山上森林的边缘把大山拦腰一切,挖出长长短短的大沟,把从森林里流出的山水全部截到沟中,然后在水沟下面开梯田。在森林和梯田之间,哈尼人修建了自己美丽的村寨。靠近森林,

6、靠近水源,这就是哈尼人选择在半山居住的原因。由于山水终年不断,哈尼人的梯田一年四季都注满了水(除秋收后放干田水晒田的短时间外),这水从上一层梯田流到下一层梯田,层层下注,流归到江河中。哀牢山河坝地区蒸发旺盛,水蒸气徐徐上升,在高山区遇冷而凝结成浓雾并形成充沛的降水,水又重新回到了森林里,储存在土壤中。如此周而复始,永不中断。山顶上片片森林,山腰中座座村落,山脚下层层梯田。森林里流出的溪水先供村里生活之用,剩下的水流经村庄后用来灌溉梯田,这就是哈尼梯田灌溉体系的奥妙。森林——村寨——梯田——江河生态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森

7、林!在山高坡陡的哀牢山区,如果没有森林涵养水源,所开之田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哈尼人把森林视为哈尼梯田的保护神,将林木细分为神树林、村寨林、水源林,这些树林决不允许破坏,一旦有人违规,惩罚严厉。数个世纪以来,哈尼人铭记“人护林,林养水,水浇田”这朴素而又严谨的科学原理,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的森林。哈尼人一方面保护原生态森林,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大造人工林。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的绿色水库,为哈尼梯田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灌溉之水。正是由于多年来哈尼人对森林的完好保护,使得哈尼梯田产生了对干旱的“免

8、疫力”。千余年来虽然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大旱,但哈尼梯田仍然安然无恙。哀牢山的森林不但涵养了水源,还有效地解决了水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众多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哈尼人保护了自然生态,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出色地构建了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人居生态环境。(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七期)5.下列关于“最关键的一环是森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