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四单元测试.doc

高一第四单元测试.doc

ID:29136017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6

高一第四单元测试.doc_第1页
高一第四单元测试.doc_第2页
高一第四单元测试.doc_第3页
高一第四单元测试.doc_第4页
高一第四单元测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第四单元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罗平一中高一上学期语文弟四单元检测题第Ⅰ卷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匹配(pī)沙家浜(bīng)绵亘(gèng)饿殍(piāo)遍野B.缢死(yì)侥(jiǎo)幸国子监(jiān)潺(chán)潺流水C.蹉跌(dié)蛤蟆(mó)巷道(xiàng)绰有余裕(chuò)D.慰藉(jiè)揣(chuǎi)摩累赘(léi)怅望低徊(hu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戕害走头无路无暇顾及显得暄闹嫉恨污蔑B.喝采历尽苍桑大声遣责举止安祥咆根问底C.汲取民不聊生杀一警百苦思冥想振臂一呼D.曙光慷概激昂必恭必

2、敬再接再励通霄达旦3.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环境中,他凭借的精神创造了如此巨大的成绩确定难能可贵。②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使“想出名”这一难登大雅之堂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印象。③他的精神在象征着他的生命的伟大事业中。A.坚苦艰苦以至灌注B.坚苦艰苦以致贯注C.艰苦坚苦以至贯注D.艰苦坚苦以致灌注C(艰苦,指客观条件;坚苦,指主观精神。“以至”和“以致”都可以带出结果,但“以至还有进层的作用。贯注,指精神、注意力等;灌注,指把物质注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A.这件玩意虽然有些年头了,但

3、古董鉴赏家认为,它是一件不名一钱的赝品。B.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C.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天伦之乐。D.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三名同学,他是死有余辜的。但是这件事却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深刻的反思。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A.他从1990年开始迷上集邮,兴趣越来越浓,以至于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B.鼠的听力很强,对于日常声音,它们会安之若素,但对于意外之声音,则受惊而逃避或安然按步不动。C.这昏庸的周幽王放着民不聊

4、生、饿殍遍野的偌大国家不去治理,成天就想着如何才能逗褒姒一笑。D.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归根到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是对了,守旧老人错了……”B.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开创教育和科研的新局面。C.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D.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去公园“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C(A“说道”后面用逗号,B

5、中的顿号该为逗号,D引导内的句号放引号外,括号的内容放在“会鸟”后面)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世界性能源危机,全球能源消耗总量剧增,煤和石油遭到掠夺性开采,储量锐减。B.失望常常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让他们用抗争的方式去改变命运,获得新生。C.经济效益差一直困扰着这个国有大型企业,三年来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D.通过看这些老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浓浓的怀旧情绪,甚至有些深深的伤感。B(A“优良学风”和“光荣传统”换位,C“提不出……灵丹妙药”搭配不当,D缺少主语)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A.《呐喊》是

6、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作者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药》等十四篇小说。它揭示了旧中国的社会面貌,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喊出了五四时期革命者的心声。B.序言,又称“序”“引言”“导言”等,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分为“自序”和“他序”两种。像《〈呐喊〉自序》《〈宽容〉序言》属于“自序”,也就是作者自己为自己的著作写的序言。C.罗曼·罗兰,法国著名作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约翰·克里斯朵夫》《复活》等。他的《名人传》是《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D.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

7、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沙家浜》等,评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战有有一席之地。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风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