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试卷.doc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试卷.doc

ID:29136205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试卷.doc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试卷.doc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试卷.doc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试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试卷一:选择题(48分)1,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制2,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A.

2、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3,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子,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刺史制度B、科举制C、编户制D、察举制4,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

3、中山、共和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我国丧失大片领土,现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后发生巨变的关键在于A.执政者不同B.主权的丧失C.国家的强弱D.社会制度不同6,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4、”D.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7,72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8,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勿感敢与吾人交游

5、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是当时的主流B.广州起义损害了人民利益C.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D.清政府尚未完全腐朽9,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据此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A.机器工业的出现B.民族工业的发展C.民主政体的建立D.传统观念的转变10,《中国的新面貌》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②中

6、国低价劣质的商品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A.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该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B.两极格局的形成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冷战政策”的出笼12,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

7、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13,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14,“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到来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

8、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15,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A.全体奴隶主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的男性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16,“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