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ID:29142806

大小:9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7

高中政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整体

3、感知  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四、方法点津 (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五、知识点整合 第一框题 哲学的基本

4、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

5、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

6、,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例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

7、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

8、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