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1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11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143119

大小: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7

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1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1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1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1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1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案11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标导引内容目标: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示与建议:1.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2.讨论:不论什么要素参与分配,是否都应该得到等量的报酬?3.模仿:为一家公司设计合理的分配方案。学习探究思考探究知识要点1.材料一:国民收入是由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三部分构成的,合理调整这三者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据有关方面测算,从2002年到2006年,居民收入在国

2、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2年为62.1%,2006年为57.1%,下降了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我们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的积极性,使生产力得到大发展,各种要素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然而,这一“并存”越来越不得了,逐步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资本与管理在分配中比重越来越大,劳动报酬比重越来越小。材料二:当前,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很大。⑴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3.

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4.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5.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⑴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⑵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2.王乐义,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首创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在此基础上,他又把眼光投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上。他常说,“天下农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自己的发明,无偿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四面八方的百姓,改变了中国北方冬季少青菜的历史,鼓了农民的钱袋子。王乐义的做法对我们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何启示?①意义②措施⑵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和效率提高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⑵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⑶反对平均主义,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倡导回报社会提示点拨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⑴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公平是指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它包括“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差距适度、共同富裕”等内容。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它承认适度的差距,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平均主义则抹杀一切劳动差别和分配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违背了公平原则,压抑劳

5、动者积极性,所以公平与平均主义是根本对立的。⑵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后,还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次分配。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⑴共富不能理解为所有的劳动者、所有的地区同时、同等程度的富裕,不能理解成同步富裕。⑵兼顾公平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⑶要区分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具体的分配政策。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分配原则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政策是以共富为目标,

6、倡导先富帮后富,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例题精析(2007·上海卷)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比上年增加395亿元,今年起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将全部免除,中央财政拨款95亿元专门用于帮助高等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将进一步落实。⑴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属于国民财富两次分配中的哪一次分配?⑵实现教育公平必将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其原因。【解析】本题以关注教育公平这一时政内容为依据,考查国民财富的两次分配,以及社会的公平问题。第⑴问明确“

7、是什么”,即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第⑵问分析为什么关注教育公平,可围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分析。【答案】⑴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属于国民财富的再分配。⑵社会公平是经济效率持久增长的必要条件。教育公平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升,由此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因而必将促进社会与经济更好地发展。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因为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注重公平可以消除收入差距D.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体现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