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doc

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doc

ID:29161696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当代文学部分《沙扬娜拉》徐志摩一、基础知识:1.徐志摩:中国现代时期著名诗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2.胡适将徐志摩的人生观概括为一种“单纯信仰”——即爱、自由、美。3.《沙扬娜拉》是徐志摩在陪同泰戈尔访日期间所作的组诗中的一首,收于他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4.新月派:1923年徐志摩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标志了新月诗派的形成。其成员有胡适、林徽因、陈西滢、闻一多、梁实秋等。新月派在新诗发展史上,突出的贡献在于新诗的格律性方面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使新诗

2、克服过度散文化的弊病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文本分析:1.徐志摩在《沙扬娜拉》诗中选用“水莲花”的意象,其用意是:水莲花以其独特的风姿和文化内涵为徐志摩见爱,并与自己的心中所爱从外在的风韵和内在高雅的气质相吻合,李白所言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是一种“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自然之美,以其喻人,特别是那些正值青春妙龄、贞白清纯的、不沾染任何俗世的污浊的女孩,这个意象可谓熨切至极。2.本诗创作艺术的独特之处:《沙扬娜拉》在表层语句形式上呈现着西方现代诗和中国白话诗的面貌,句式散文化、措词白话口语化,浅显易懂,明白晓畅,但在深层传达形式上,如双声叠韵、复沓与叠唱、杂言句

3、式、意象的选择、叠显、悖谬、化美为媚等却严格遵守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抒情模式,特别是与将情感消于意象之中,追求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唐诗宋词传统相暗合,是闻一多所提倡的“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也是现代诗中简约传神,只可把玩、品味,不可肢解和临摹的妙品。《鸭窠围的夜》沈从文一、基础知识:1.《鸭窠围的夜》选自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湘行散记》。2.《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19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3.《湘行

4、散记》与《湘西》代表着沈从文散文的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出沈从文散文艺术的独立创造,从中显示出沈从文反映人生现实的美学原则。4.《鸭窠围的夜》一文中,鸭窠围是沅水流域的一个地名。5.《鸭窠围的夜》一文的表现手法以叙述为主。6.沈从文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短片小说《柏子》;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长卷《湘西》等。7.20世纪30到40年代以描写湘西风俗文化和山水人情著名的作家是沈从文。8.1934年左右,是现代作家沈从文创作生命的高峰期。那时他已写下《边城》、《湘行散记》等作品。9.“雄浑苍凉,物我古今兼忘于刹那”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对沈从文作品的评价。10.当代著名作家汪

5、曾祺曾经写过一篇怀念恩师的怀人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11.《湘行散记》:1934年初沈从文已是享誉全国的知名作家。在重返故里时,他乘船由常德溯流而上,记录下沿途千里沅水及各支流流经的乡村景物人事,寄给妻子多封信件,后经整理成系列散文《湘行散记》。《湘行散记》和《湘西》代表着沈从文散文的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出沈从文散文艺术的独立创造,从中显示出沈从文反映人生现实的美学原则。12.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物学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是“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长卷《湘行散记》、《湘西》、

6、《从文自传》,以及众多短篇小说及文学评论等。其作品以湘西题材为主,文体多样,风格独具,蕴涵深刻,影响广远。二、文本分析:1.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某些人生感喟的意义:目睹湘西下层人民顽强地在泪与笑中打发日子,努力保持着生命的尊严,千百年为生活而搏战,这种生命形态也许还将继续延续下去,悲壮而又辛酸,作者感到无限的“忧郁”、“哀戚”和“悲悯”。这种人生感喟源于作者对湘西人民灵魂的深刻理解,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的观照与反思,且与具体的生命形态相联系,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感,从而具有哲理的内涵和动人心魄的力量。2.本文中作者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美学追求体现在:本文在记人叙事状

7、物写景时,没有舍弃生活中本有的原生态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元素。吊脚楼中男子吃荤烟的情景,楼屋中的场面,水手和妇人短暂相聚构成的每“一幅图画”,都被作者不加修饰地、传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的追求是“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本文感人之处的另一个方面是其在展示那种自然和人生的景观时,既是严格写实的,又是渗透了主观色彩的,就像作者所说的:“注入他个人的想象与感情”。作者用心灵之笔绘出“动人的画图”,发出生命的感喟,用想象和感情使作品充满诗的气息。从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自然流溢出诗意的潜流,可谓作品的最大成功之处。3.在《鸭窠围的夜》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