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2.2.3物质运输的路线教案(新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2.2.3物质运输的路线教案(新版)冀教版

ID:29163348

大小:1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生物下册2.2.3物质运输的路线教案(新版)冀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2.2.3物质运输的路线教案(新版)冀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2.2.3物质运输的路线教案(新版)冀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2.2.3物质运输的路线教案(新版)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物质运输的路线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2.阐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础知识。.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探究淋巴的形成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语言表达、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价值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实现自主性学习。二、教学重难点难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重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有没有亲身体验过或见过在医

2、院“输液”的情景?你能说一说护士在“输液”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么?先消毒然后将输液针扎入静脉血管中。药物是怎样到达病造部位的呢?通过血液循环将药物送达病灶部位。(二)学习新课一、血液循环 提问:血液循环系统是由那些结构组成的?与心脏相连接的血管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探究竟:完成课本第38页图中标志名称1.假如你是左心室(右心室)里的一滴血,离开心脏后,你会有怎样的旅程?当你回到心脏时,你会进入哪个心房?左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3右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学生总结:左心主动各级全身毛各级上下腔室脉动脉细血管静脉静脉

3、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模式图中其他结构的名称。讲述:图中蓝色表示静脉血,红色表示动脉血。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根据已有知识,你能用箭头标出血流的方向么?血液循环的路线有几条?两条循环路径分别是什么?想一想,动脉血和静脉血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发生转变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意义是什么?血液在肺部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在全身毛细血管处由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练习:血液循环的途径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体循环是血液在(心脏)和(全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循环

4、。肺循环是血液在(心脏)和(肺)之间的循环。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独立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保证了体内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使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二、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1.复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动画展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教师讲述:图中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2.观察思考讨论:结合血液循环示意图,思考:①对比血液流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后,分别有什么变化?②血液成分变化的部位分别

5、在何处?①体循环与肺循环的意义是什么?绘图表示:根据讨论所得,学生在练习本上的血液循环的示意图上,用红笔标注流动的动脉血,用蓝笔标注流动的静脉血,并注明血液成分的变化。3教师强调:肺动脉里是来自组织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含氧较少,二氧化碳丰富所以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是经过肺泡里的气体气体交换后的血液含氧丰富所以流的是动脉血。(三)课堂小结血液循环起点途经血管终点物质交换血液转变范围共同点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细胞得到氧气和养料、并把二氧化碳等废物交给血液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大循环,达到全身(包括肺

6、部)同时进行,以心脏为交汇点互相连通,都以心脏为动力器官。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小循环,仅在胸腔五、板书设计第3节物质运输的途径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从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2.肺循环的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从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六、作业布置完成本节《课时练习》七、教学反思从生活非常熟悉的“打针”场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以学生的现

7、实生活为基础展开教学,提出问题,又在课尾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解释生活“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知识抽象,直观教具少,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复习、看视频、观察、思考、讨论、绘图、比较等活动,用多种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