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

ID:29163923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设计依据与构想】《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学生阶段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认知水平及所学知识的属性,设计多元的课堂活动,推行多元的有效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的体验中学习,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升华。本课教学共需2课时,教学构想是通过多元的课堂活动,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过程。第1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主要是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通过4个活动“观察血液分层现象”“观察人血涂片”“实践应用——解读

2、血常规化验单”“我想我说”,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材分析】血液的成分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通过观察人血涂片,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细胞的数量、形态结构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得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红细胞的功能与血红蛋白密切有关,血红蛋白的特性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目标】1.说明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2.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3.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4.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

3、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教学难点: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在实验室适时采集新鲜血液,进行血液分层实验,以便课上学生亲自观察。2.显微镜、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每两人一张)、纱布、镜头纸等。5(若制作人血临时涂片进行观察)消毒针、消毒载玻片、脱脂棉签、75%酒精等。3.一张血常规化验单。4.相关视频:《人血液分层实验》、《血液的组成及功能》5.制作Powerpoint课件。学生准备:1.预习。2.搜集有关血液的信息资料。3.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教

4、学流程及分析】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在实验室上为最佳)一、导入新课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设计思想】知识源于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宝库。从小到大,学生一般都有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从各种媒体中也会获取到一些有关血液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谈对血液的认识,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课件展示)血液由什么组成?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

5、抽血化验?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设计思想】用一连串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探究了解血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二、新课教学(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方案1: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5血液的处理后,学生分组对实验台上已做好的血液分层实验进行观察,请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再播放视频《人血液分层实验》,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书。方案2:播放视频《人血液分层实验》后,请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书。【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

6、。知识的获得及心智技能的形成是由动作结构和活动结构逐步内化的。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血液的分层现象,将学生卷入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观察、思考和描述表达活动。过渡语:人体的血细胞有3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认识它们。活动二:观察人血涂片方案1: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方案2:制作并观察人血临时涂片(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一要做到严格消毒,正确采血,保证学生安全;二要指导学生正确涂片)。在学生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再阅读P43课文相关内容,完成下表:血细胞种类大小颜色数量功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7、【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先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差异,再从理性角度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结构化。活动3: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血常规化验是临床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再由学生对自己带来的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分析。这时教师通过投影提供“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为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提供理论依据。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说明红细胞计数(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5人体在运动、饱食和缺氧

8、等情况下,红细胞数会暂时增加。贫血时,红细胞数会明显减少白细胞计数(WBC)(4~10)×109/L人体在失血、剧痛、烧伤、炎症、白血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