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案 初一语文人教实验版

理想教案 初一语文人教实验版

ID:29178059

大小:9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理想教案 初一语文人教实验版_第1页
理想教案 初一语文人教实验版_第2页
理想教案 初一语文人教实验版_第3页
理想教案 初一语文人教实验版_第4页
理想教案 初一语文人教实验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想教案 初一语文人教实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想教案初一语文人教实验版重点难点提示1.继续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侧重于理想和信念。2.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3.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4.要继续练习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基础知识导引一、朗读的节奏节奏,在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又称节拍;在诗歌中是由可以计量的语言单位(顿、音步、音节),在一定时间中有规律地重复来形成。有位诗人说,节奏是诗歌的生命,甚至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便没有诗。诗歌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音步下,音步的停顿一般用拖腔表示,也可作短暂的停顿。新诗

2、的节奏单位是音群(在形式上有时是词,有时是短语),朗读时要尽量使音群和音步吻合。如《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上述诗句中“/’处,就是停顿间歇或拖腔的节奏处。至于散文的节奏、古典诗词的节奏,留待以后的单元里再说。二、背诵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叫背诵,是学语文的一项基本功。背诵的方法很多,可以因人因文而异,采用多种方法去背诵。现介绍四种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供大家参考。1.形象背诵法。读着词句,想像其具体情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地背诵。

3、2.思路背诵法。读着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到思路在结构和重要词句的特点,一层一层,一段一段地背诵。3.重点语词法。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特点,找到与这些内容和表达的特点相对应的词语,并以此为标志以加强记忆。4.滚雪球背诵法。在整体理解识记的基础上,再化整为零,即把文章分解成一段一段,一层一层,一句一句,然后各个击破,再整合成篇地背诵。背诵,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可以加深理解文章的内容,可以受到文章的情感感染和哲理启示,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因此,背诵是学语文的一项基本功。三、复述复述是阅读和说话的一种有效训练方式,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记忆,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为复述既要依据文章,又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实际上这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与筛选提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理解的内容用复述者的语言重新组织编码来表达,这就既消化了读物内容,又沟通了读与说,提高了表达能力。因此,复述是学习文章、训练思维、丰富思想、提高吸收和表达效果的好方式,是阅读中不可缺少的。根据文章的内容与训练目的,复述可以分为许多种类。或整体,或片断;或详细,或简略;或紧缩,或扩展;或依原样,或改变原样;或略加评论,或稍作加工等等,这些都是有实用价值的复述方法。四、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

5、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桩子》、《韩非子》、《淮南子》等著作中。重点字词解析1.注音蜕tuì缀连zhuì倔强jiàng洗濯zhuó玷污diàn扒窃pá碌碌lù2.辨音(1)(2)(3) (4)3.辨形(1)(2)(3)(4)4.辨义繁荣繁盛二者都强调健康的、成长着的东西很多。“繁荣”侧重于势头好,欣欣向荣,使用范

6、围广,适用于国家、社会、经济、工商业等;而“繁盛”侧重于气势大,多用于社会、都市、商业等,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背景知识介绍(1)作家简介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幼习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转习新文学,1948年始发表作品。1949年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写作愈勤。1950年到《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编辑,《星星》编辑。1985年起专职写作。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2)文体知识诗这种文

7、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旨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生动感人。读诗,要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内涵,捕捉诗人切实的思想感情。对诗意的领悟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第二,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第三,许多诗本身侧重于虚写,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重点句分析(1)第1节4个比喻的喻意。这四个比喻是连环的,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这在修辞手法

8、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做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联系当时实际,即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